[实用新型]跟骨经皮插入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6532.9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夏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胜利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00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经皮 插入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跟骨骨折手术中的经皮插入钢板,尤其是涉及跟骨关节压缩型及舌型骨折的间接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内固定治疗的跟骨经皮插入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有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通常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大多数临床医生往往将Sanders II~IV型作为手术治疗指征。现在实施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中,最常见的切口是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它允许在直视下显露、重建及恢复整个跟骨外侧壁、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及跟骰关节;而内固定物多采用跟骨重建钢板、Y型钢板、H型钢板、T型钢板、跟骨解剖钢板、可塑性跟骨钢板以及跟骨锁定钢板,上述常规治疗方法常能较好地对跟骨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跟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临床疗效评估优良率往往高于保守治疗。
但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手术的高并发症问题,使得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其中,以皮肤软组织的并发症较为严重,有研究显示其发生率高达22%。此与跟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解剖特点、创伤机制及手术方法等因素有极大关系。跟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有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即跟骨以松质骨为主,其周围软组织覆盖少,且皮下动脉丛血管数目少,血液循环较差。而跟骨骨折本身属高能量损伤,易造成皮下组织肿胀、瘀血,影响骨折局部的皮肤血供,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外侧切口则易损伤腓动脉及其分支,影响其对足外侧的血供,且大范围的皮下剥离进一步影响了皮肤血供;同时,上述常规的跟骨内固定物由于体积较大,占据了跟骨外侧壁与足跟外侧皮肤之间有限的空间,更进一步增加了局部皮肤的张力,导致跟骨骨折手术后切口并发症高发。尽管医学上已对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及内固定物进行了各式改进,包括采用小切口,应用Zwipp,Sanders等H型小钢板,Bezes的1/3管型有限接触钢板,小T型钢板,Tornetta 2.7mm条状微型钢板等。这些钢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皮肤剥离的范围,但仍存在皮肤软组织并发症较高的潜在风险,以及固定强度欠佳的缺点,并且导致跟骨骨折手术后可能出现皮肤切口渗出、水肿、切口裂开、坏死,甚至感染等,严重的还将导致内固定失败。由于跟骨承受着足部50%以上的负重,并参与行走、跳跃等重要的功能活动,跟骨骨折手术皮肤切口的并发症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其经济负担,同时对社会劳动生产力也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医疗界迫切需要一种固定强度高且能减少皮肤剥离以降低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跟骨骨折内固定钢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适于经皮插入实现内固定治疗的微型跟骨经皮插入钢板,不但要符合跟骨的外形和解剖结构特点,而且体积小,操作简单,保证对跟骨外侧皮肤创伤小的同时还又能牢固固定骨折的跟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跟骨经皮插入钢板呈片状,其具有前臂、后臂,以及连接前后臂的连接体,另在钢板上设有螺孔。
所述连接体上侧有一突起部分。
所述连接体向上拱起。
所述前臂上端朝前臂倾斜,使两臂互不平行。
所述突起部分上设有螺孔。
所述前臂上设有2个螺孔。
所述后臂上设有3个螺孔。
所述连接体突起部分之外的位置上设有4-5个螺孔。
所述螺孔在后臂上从上至下呈非等距排列。
所述螺孔从后至前呈等距排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跟骨经皮插入钢板,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1.治疗跟骨骨折时,在利用经皮间接复位技术对跟骨骨折进行复位的基础上,经跗骨窦小切口及跟骨后外侧小切口经皮插入微型钢板,通过皮外放置的相同长短钢板实现钢板的经皮固定,减少跟骨外侧壁的暴露,从而减少对跟骨外侧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的医源性损伤,降低患者皮肤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减少住院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2.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在其前后臂以及连接体上均设有多个螺孔,而且连接体的突起部分上也设了螺孔,在提高固定强度的前提下,可根据需要固定不同的位置,并能对粉碎性的骨折进行有效固定,从而,不仅适于治疗具不同大小的跟骨的骨折,还适于治疗不同损伤类型的跟骨骨折,由此扩大了其治疗范围。
3.整个钢板采用向上的拱形设计,更符合正常的跟骨解剖结构,同时能够提供跟骨的三点固定,为维持跟骨骨折复位后解剖结构提供可靠的固定强度,以达到对跟骨骨折进行整体固定的良好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实有效的固定方式,使手术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劳动能力,减少社会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胜利,未经夏胜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