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的提升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6167.1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3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平;金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7/06;B66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41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提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提升机械,特别是一种电梯的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梯的轿厢直接与曳引绳一端相连,通过曳引电机驱动曳引绳牵引轿厢上下运动,在轿厢以下设置有对重。由于轿厢直接和曳引绳相连,现有电梯驱动方式不省力,同时,不能有效地克服轿厢偏载引起的不平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的提升机构,所述的这种电梯的提升机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驱动不省力、不能有效克服轿厢偏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电梯的提升机构由曳引机、第一曳引绳、第二曳引绳、轿厢、对重和支撑梁构成,所述的曳引机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梁上,曳引机中设置有输出轴,其中,所述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曳引轮,第一曳引绳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绳头板连接,第二曳引绳的一端与一个第二绳头板连接,所述的第一绳头板和第二绳头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梁上,所述的轿厢的顶面上方连接有四个轿厢导向轮,所述的四个轿厢导向轮呈矩形分布在轿厢的顶面上,所述的对重上设置有两个对重导向轮,支撑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导向轮,第一曳引绳的另一端从绳头板出发后绕过两个相邻的轿厢导向轮,再绕过固定导向轮,再绕过其余的两个相邻的轿厢导向轮,最后与曳引轮连接,第二曳引绳的另一端从绳头板出发后绕过一个所述的对重导向轮,再绕过固定导向轮,再绕过其余的一个对重导向轮,最后与曳引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轿厢的两侧设置有两根主导轨和四根副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固定导向轮相当于定滑轮;轿厢导向轮和对重导向轮相当于动滑轮,这样分别组成1∶4轮系。曳引机驱动轿厢时,比起常规绕线方式省力;同时,由于轿厢导向轮在轿厢顶对称设置,可以有效地克服轿厢的偏载引起的不平衡。另外,轿厢侧面配备两根主导轨和四根副导轨,可有效克服轿厢的偏载引起的不平衡。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动滑轮轮系结构设置于电梯的提升机构中,通过动滑轮轮系的绕线方式,可以有效地达到省力驱动,同时,通过多点对称设置滑轮,使轿厢运行更平稳,消除轿厢的偏载引起的不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的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的提升机构中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的提升机构中的对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的提升机构由曳引机2、第一曳引绳13、第二曳引绳15、轿厢6、对重8和支撑梁4构成,所述的曳引机2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梁4上,曳引机2中设置有输出轴,其中,所述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曳引轮9,第一曳引绳13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绳头板10连接,第二曳引绳15的一端与一个第二绳头板11连接,所述的第一绳头板10和第二绳头板11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梁4上,所述的轿厢6的顶面上方连接有四个轿厢导向轮7,所述的四个轿厢导向轮7呈矩形分布在轿厢6的顶面上,所述的对重8上设置有两个对重导向轮14,支撑梁4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导向轮,第一曳引绳13的另一端从绳头板出发后绕过两个相邻的轿厢导向轮7,再绕过固定导向轮,再绕过其余的两个相邻的轿厢导向轮7,最后与曳引轮9连接,第二曳引绳15的另一端从绳头板出发后绕过一个所述的对重导向轮14,再绕过固定导向轮,再绕过其余的一个对重导向轮14,最后与曳引轮9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轿厢6的两侧设置有六根导轨12,其中两根为主导轨,其余四根为副导轨。
具体的,曳引机2通过电缆与一个控制柜1连接。
建筑物中每层楼的墙体上均设置有与轿厢6出口相配合的层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次撞击型细水雾喷嘴
- 下一篇:立式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