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装长钢管装入集装箱的吊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76003.9 | 申请日: | 200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方之模;苏勤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花钢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叶克英 |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钢管 装入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具体涉及一种吊装长钢管装入集装箱的吊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钢管的需求越来越多,绝大部分钢管均采用集装箱运输,如何将长度大于集装箱宽度的整包钢管,顺着集装箱长度方向吊装进集装箱内,并充分利用集装箱内的空间,使得集装箱内的空间能够最大程度装载钢管,这样就能减少每吨钢管的运输费用。因为集装箱有顶,一般行车吊钩无法进入集装箱内吊装,而叉车由于叉脚太短无法装卸较长长度的钢管,因此很难达到上述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长钢管装入集装箱的吊具,能够将长度接近集装箱长度的长钢管放入不开顶集装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吊装长钢管装入集装箱的吊具,包括行车横梁,行车横梁设有主行车吊和副行车吊,其特征在于主行车吊和一长条形吊具连接,副行车吊位于主行车吊的一侧,与该长条形吊具的后端连接,该长条形吊具的后端下方设有配重物,该长条形吊具的前端设有小叉钩。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较长长度(特别是长度大于集装箱宽度2.35米)的成捆钢管沿集装箱长度方向吊装入不开顶的集装箱,使得集装箱内能尽可能多放成捆钢管,达到额定的载重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降低钢管的运输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吊装长钢管装入集装箱的吊具,包括行车横梁1,行车横梁1设有主行车吊2和副行车吊3,其特征在于主行车吊2通过吊钩和一长条形吊具4连接,副行车吊3位于主行车吊2的一侧,通过吊钩与该长条形吊具4的后端连接,该长条形吊具4的后端下方设有配重物5,该长条形吊具4的前端设有小叉钩6。
在同一行车横梁1上采用主行车吊2和副行车吊3,主行车吊2吊起长条形吊具4,副行车吊3主要为了平衡吊具水平,配重物5的重量要与所吊钢管7匹配,使长条形吊具4处于水平,或者配重物5的重量稍大于钢管,使得长条形吊具能向配重物5处倾斜3°~5°,同时开动主行车吊2和副行车吊3,在行车横梁1上移动,将长钢管送入集装箱8内。
长钢管7放入集装箱8内后,副行车吊3略微上升,使得长条形吊具4后部抬高,主行车吊2下降,吊具4向长钢管7倾斜,使吊具前端小叉钩6与长钢管7上的吊带9松脱,然后同时开动主行车吊2和副行车吊3,退出集装箱8,即完成一次成捆长钢管的装卸。同理,将成捆长钢管7逐捆吊入集装箱8内,装到离集装箱顶约40cm左右,而吊具已碰到箱顶而无法装箱,由于钢管自重本身较重,一般装到此高度,集装箱已达到额定载荷。
文中副行车吊与吊具连接的一侧为后,而吊具与钢管吊接的一侧为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花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花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汉方吸收棉垫片
- 下一篇:可自动散发气味的音乐座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