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用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976.0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旭;彭学斌;刘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泵,特别是一种泵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密封部件是保证水泵整机运行可靠的关键件之一。现有技术中,水泵密封腔为柱形圆筒,与叶轮后口环有0.2~1mm间隙,能平衡轴向力使机封工作在低压区。但是,由于水泵输送介质的条件如黏度、温度、压力及压力平稳程度、有无固体颗粒等有很大差异,例如在输送含颗粒介质如污水泵、化工泵等运行时,介质颗粒可直接进入密封腔,影响到泵的密封可靠性,造成停机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用密封结构,所述的这种泵用密封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介质颗粒直接进入泵密封腔、影响密封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泵用密封结构由泵体和泵轴构成,所述的泵轴设置在泵体中,泵体的一端设置有泵盖,泵轴上设置有叶轮,泵体或者泵盖与泵轴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所述的机械密封位于泵轴的外周,所述的泵体或者泵盖、机械密封和叶轮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腔,其中,所述的密封腔呈锥形双螺旋状。
进一步的,密封腔连接叶轮的一端直径大于密封腔另一端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盖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壁呈锥形双螺旋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泵的密封腔呈锥形双螺旋结构,锥形向外开口,泵轴旋转时,密封腔中的空气或者密封介质形成向外的螺旋推力,阻止输送介质中的颗粒进入密封件周围,实现理想密封,延长密封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锥形双螺旋结构设置于泵体密封室内,形成锥形双螺旋形的密封腔,有效地阻止颗粒物进入密封腔,延长密封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泵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泵用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泵用密封结构中的泵盖的锥形双螺旋内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泵用密封结构由泵体3和泵轴4构成,所述的泵轴4设置在泵体3中,泵体3的一端设置有泵盖1,泵轴4上设置有叶轮5,泵体3或者泵盖1与泵轴4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2,所述的机械密封2位于泵轴4的外周,所述的泵体3或者泵盖1、机械密封2和叶轮5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腔6,其中,所述的密封腔6呈锥形双螺旋状。
进一步的,密封腔6连接叶轮5的一端直径大于密封腔6另一端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盖1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壁呈锥形双螺旋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泵的密封腔6呈锥形双螺旋结构,锥形向外开口,泵轴4旋转时,密封腔6中的空气或者密封介质形成向外的螺旋推力,阻止输送介质中的颗粒进入密封件周围,实现理想密封,延长密封部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力牙刷
- 下一篇:轴流风扇、采用该轴流风扇的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