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菌液浊度的比浊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802.4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8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星佰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21/17;C12Q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巍 |
地址: | 2011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浊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比浊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菌液浊度的比浊仪。
背景技术:
比浊仪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应用于生化领域和免疫学领域检测血清及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等。传统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实验时,配置的菌悬液的浊度通常是采用肉眼比浊,此种方法存在人为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特别是应用于复星佰珞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会产生很大影响。该系统鉴定部分采用的较为先进的代谢指纹检测技术,但是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对于不同种类的细菌需要配置不同的菌液浓度,如果配置浓度不当,会对鉴定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如果采用肉眼比浊,必然存在一定误差,从而对鉴定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实验在临床上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比浊仪开始应用与微生物检测领域,用比浊仪检测配置菌悬液的浊度,从而能实现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测试,但目前仅限于普通微生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中测试菌液浊度的比浊仪,不仅能够满足普通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的需要,还能克服肉眼比浊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微生物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该系统用于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培养液为特制的培养液,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比浊仪上用来放置被测液体的插槽的大小正好与培养液瓶相匹配,使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测试菌液浊度的比浊仪由测试座、光电检测元件、控制板、数字表头、电位器和外壳组成。在外壳上设置电源开关、测试插槽、显示器和调节钮。所述显示屏位于外壳正面的左上方,右上方为调节钮,右下方为电源开关,测试插槽位于外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于比浊仪内部的测试座上。测试插槽的大小要与放置被测试菌液的培养液瓶相匹配。在比浊仪内部设置测试座、光电检测元件、控制板、电位器和数字表头。测试座内部安装有光电检测元件;控制板粘接固定在测试座上方,控制板主要是对光电检测元件测量到的液体光的大小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液体的浓度,并传送到显示屏上。数字表头固定在正面内部,位于显示器的下端,通过电线分别与测试座和显示器连接;电位器位于外壳正面内部,与外壳上的调节钮连接,并固定于调节钮的下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比浊仪用直射光的方法,利用光的散射原理,当被测液体放入测试插槽,光通过被测液体时,在悬浮于液体中不容性物质上产生散射,使通过液体的光减少,然后,通过测量通过液体的光的大小,得到液体中悬浮于液体中不容性物质的浓度,并能定量地显示在显示屏上。
本实用新型的比浊仪主要用于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时对配置的菌液浓度进行测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比浊仪的立体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比浊仪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用于测试菌液浊度的比浊仪外壳1上设置电源开关2、测试插槽3、显示器4和调节钮5。所述显示器4位于外壳1正面的左上方,右上方为调节钮5,右下方为电源开关2,测试插槽3位于外壳的顶部。
图2所示用于测试菌液浊度的比浊仪内部设置,包括测试座6、光电检测元件7、控制板8、数字表头9和电位器10。测试座6内部装置有电检测元件7,测试座6用于测试插槽3的放置,测试插槽3用于放置被测试液。测试插槽3的大小与被测试液的培养液瓶相匹配。测试座6固定在外壳1顶部内部,控制板8粘接固定在测试座6的上方;数字表头9固定在外壳1正面内部,位于外壳1显示器4的下端,通过电线分别与测试座6和显示器4连接;电位器10位于外壳1正面内部,与外壳1上的调节钮5连接,并固定于调节钮5的下端。使用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打开比浊仪,将未加入细菌的培养液瓶放入测试插槽3中,通过调节钮将显示屏上的数值调整到满程100;
(2)将待测试的菌液培养液瓶放入比浊仪的测试插槽3中进行测量,根据比浊仪显示屏上显示数值,若显示的数值与所需要配置的浓度数值不符,可通过增加培养液或增加细菌来调整,至到显示的数值与所需配置的菌液浓度一致;
(3)将配置好的菌液加入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配套的鉴定板条或药敏板条中,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培养好的微孔板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读板,根据微孔板上各孔的颜色或浊度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细菌的鉴定结果以及药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星佰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星佰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