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酸盐分析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642.3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8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毕东杰;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14 | 分类号: | G01N7/14;G01N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1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酸盐分析仪,可用于分析岩屑中碳酸盐的含量,为岩屑定名提供有效依据,属于石油地质分析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碳酸盐分析仪用额定体积的容器作为反应池,在其内加入某定量需要分析的岩屑粉末和盐酸,将容器密封,并让岩屑粉末和盐酸充分反应。压力传感器将反应生成的CO2气体所产生的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并输出给显示器和打印机,绘出记录有碳酸盐含量变化的连续曲线,也可将分析结果通过RS-232串口送往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出。
但目前使用的碳酸盐分析仪,其数字测量系统用了六片集成电路,打印机和主机为分体式,通过数字拨盘和发光二极管来进行人机交互,没有显示屏不能进行人机对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显示的碳酸盐分析仪。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碳酸盐分析仪,包括嵌入反应池的压力传感器和串口通讯,其特征在于,嵌入反应池的压力传感器通过主机与串口通讯连接。
所述的主机由单片机、打印机、显示器和面板键盘组成,单片机分别与打印机、显示器和面板键盘连接。
所述的串口通讯为RS232接口;所述的单片机为SOC单片机;所述的显示器为LCD点阵显示器;所述的打印机为EPSON M-160微型针打。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六片集成电路改为主控制电路一片电路板,主机和打印机合二为一,在主控制电路上加LCD点阵显示器,由单片机控制显示,打印机采用EPSON M-160微型针打,嵌入在主控制电路上,人机界面采用屏幕菜单式,分析结束用屏幕和声音进行提示,分析报告包括数据和过程曲线,由微型打印机输出,并可以保存在主机的非易挥发存储器内,重复打印,使得操作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单片机集成有ADC、数值存储器、运放、看门狗和程序存储器的MCU,主控制电路用一片芯片解决,提高系统可靠性,具有一个RS232接口与计算机通信,可以把分析结果传送给上位计算机。
由于采用了SOC单片机使得本仪器的电路较原型机大大简化,在设置仪器参数时可以直接用汉字进行人机对话,大大地方便了用户,另一方面本仪器的分析图形和测试结果是直接显示在LCM液晶显示器上的,对于用户来说多了一个选择,在看到图形和资料以后,决定是否要打印保留。这样可以为用户节约了部分不必要打印消耗。在打印机方面,由于采用了EPSON M-160微型针打,这种打印机在市场上应用很多,货源充足。再则该打印机的消耗很小,20米纸卷每卷是两元钱,色带是4元一个,由于该SOC芯片采用了智能化的标定技术,使得标定操和存储可以做到一键搞定;用不着调节电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显示,能进行人机对话。
附图说明
图1为碳酸盐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一种碳酸盐分析仪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碳酸盐分析仪由嵌入反应池的压力传感器、主机和串口通讯组成,嵌入反应池的压力传感器通过主机与串口通讯连接,所述的串口通讯为RS232接口。
如图2所示,为主机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主机由单片机、打印机、显示器和面板键盘组成,单片机分别与打印机、显示器和面板键盘连接,显示器为LCD点阵显示器,打印机为EPSON M-160微型针打。
所述的单片机为外购SOC单片机,由可编程放大器、A/D转换器、看门狗、程序存储器、CPU和EEROM组成,可编程放大器通过A/D转换器与CPU连接,CPU分别与程序存储器、看门狗和EEROM连接。
工作时,压力传感器的微弱电信号,经可编程放大器放大并进行A/D转换,可编程放大器用经转换的传感器数字信号进行计算和量程变换,然后按显示器的通信格式组织数据,送LCD点阵显示器,显示出人们需要的数字和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