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476.7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7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顶尖堂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全注射器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产品结构比较复杂,所需零部件较多,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2、产品的零部件较多,导致组装工序繁琐,甚至有些产品的设计结构根本无法实现大批量全自动化生产;3、现有安全注射器零件脱模时产生的尺寸误差较大,导致产品再实际操作过程中失误率较高;4、产品设计结构老化,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缺乏市场竞争力。
对比文件一,专利号:ZL 02268351.8,公告号:CN2552547,专利权人:余德振,本案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安全注射器”,该注射器的主要特点是:针筒上设有针栓定位销,针筒尾部的突出部位,采用圆滑状,针栓的四棱栓叶部位设置有排孔和定位销孔,针栓的手持部位为圆柱形,尾部为凹形底,针头上的针孔处采用前部锋利后部圆钝的结构,针头帽是由长、短帽两部分构成,其中长帽的前端部设有粘接的砂棱,同时加上短帽防止砂棱与外界接触而被磨损,长帽的后部设有携带挡板的小栓,长帽的外圆周呈间断螺旋上升的凹纹或凸纹状。
对比文件二,专利号:ZL02241525.4,公告号:CN2560363,专利权人:亨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本案中公开了一种“回拉式安全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结合装置”,其权利要求内容为:一针头、一针筒以及一柱塞,该针头是由针筒后端的开口插入针筒内,该针头具有一针体及一供针体插设的针座,该针筒为一中空筒体,其前端形成为针头插座,以供针头由前方插入结合,该针座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圈凸起;而针筒上方针头插座部分的内壁表面设有与针座外表面凸起相对应的至少一圈凹槽;使针头可顺利插入而固定于针筒的针头插座上,又可受力被拉入针筒下方空间内。
对比文件三,专利号:ZL01243599.6,公告号:CN2501514,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本案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其权利要求内容为: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其包括针筒、针头座、密封圈、活塞、推杆,针筒前端有圆柱孔,针头座滑动装入针筒圆柱孔内,针头座后端设有带柄的穿刺圆锥体,活塞前端设有薄膜区,活塞中推杆前端设有弹性夹头,针筒前端圆柱孔内壁轴向设有若干条形凸起,针头座外壁上相应地轴向设有若干条形凹槽。针头座后部呈一定锥度的扁锥型。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安全注射器在结构上仍然存在诸多的缺点,有待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改进,使得产品的结构更趋合理化、简单化、稳定化、实用化,由此改变现有的安全注射器零部件装配方式,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和组装速度,实现高度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它可克服现有产品结构实用性差,工作稳定性差,组装工艺复杂,组装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低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它主要包括筒体,筒体的端部为筒颈,筒颈内设有针头座,针头座内设有针管,筒体内腔设有芯杆,芯杆端部设有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的顶端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S形回拉钩,S形回拉钩由上钩体和下钩体构成,下构体置于安装孔内,下钩体成V字型,下钩体的一侧臂成垂直状,且与安装孔内壁平行并紧贴安装孔内壁,上钩体成倒V字型,上钩体的一侧臂与上述下钩体的一侧臂成小于180度大于90度的夹角,上钩体成倒V字型,其双臂之间的最大宽度大于针头座内腔内直径,而下钩体成V字型,其双臂之间的最大宽度大于安装孔内腔宽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其主要由筒体、筒颈、针头座、针管、芯杆、S形回拉钩、胶塞等构成,S形回拉钩可将针头座拉入筒体内,实现安全效果,并使得针头座在进入筒体内腔后向一侧倾斜,导致针头座无法再被推回到注射器筒颈内,产品组装便捷,针头座可从上至下组装入注射器筒颈内,可实现大批量全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产品整体结构合理,在实际使用试验中,工作稳定性能高,注射器芯杆端部的回拉机构能与针座紧密配合,将针头整体拉入注射器筒体内腔,实现安全效果,避免了在操作中误伤医护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产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头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头座端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S形回拉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顶尖堂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顶尖堂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家禽自动喂料、刮粪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电压力锅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