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离合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231.4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6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翟后权;诸福康;李云峰;金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7/02 | 分类号: | F16D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01107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离合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轴传动装置的缓冲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轴传动装置中,主动轴和从动件大都是直接装配,若传动装置承受过载或者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则轴传动装置的输入端将受到的反力传递给原动机输出轴,从而轴传动装置或原动机产生较大的噪音,甚至受到损坏,影响轴传动装置或原动机的使用寿命。
中国第1483632号发明专利申请,名称为“轴传动缓冲机构”,为了减小冲击载荷对原动机的影响,该缓冲机构包括内套、外套和压簧,轴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轴(或原动机的输出轴)与缓冲机构的内套通过矩形花键连接,内套外圆与作为外套的螺旋齿花键连接,在内套的轴向端面与外套内端面设置有压簧,外套作为轴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当受到冲击载荷时,由于内套和外套通过螺旋齿花键连接,且内套的轴向端面与外套的内端面之间设置有压簧,使得动力输入轴、内套、外套相互间具有滞后作用的扭矩特性,从而达到缓冲的目的。此类轴传动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地缓冲冲击载荷但无法有效地应对传动装置承受过载对传动装置或原动机的破环性的影响。例如齿轮箱的输出轴作为主动轴与从动件连接,当承受过载时,齿轮箱中的齿轮等相关运动部件将受到损坏,甚至对齿轮箱连接的原动机造成损坏。
现有的轴传动装置缺乏缓冲装置或者采用的缓冲装置结构复杂,不易实现有效的过载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离合缓冲装置,使轴传动装置承受过载时,快速有效地卸除过载,从而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主动轴和从动件,在主动轴和从动件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和主动轴紧配合,扭力弹簧的末端连接从动件,主动轴通过扭力弹簧带动从动件转动。
所述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从动件设置有止口槽,扭力弹簧的末端与从动件的止口槽卡合,并且扭力弹簧的本体与从动件间隙配合。
所述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弹簧离合缓冲装置还包括垫片,主动轴形成有轴肩和螺纹部,扭力弹簧套置于主动轴的轴肩和螺纹部之间,从动件形成有通孔并且通过所述通孔套置于扭力弹簧上,所述止口槽形成于所述通孔的内壁,垫片套置于从动件的末端并通过与从动件的螺纹部啮合的螺母定位,垫片与从动件的端面有间隙。
所述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垫片与从动件的端面的间隙为0.1mm-0.2mm。
所述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主动轴是齿轮箱的输出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这样的优点:由于在主动轴和从动件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从动件受到过载力矩时,过载力矩传递至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会通过带动从动件打滑或者其末端相对本体移动的方式卸除过载力矩;特别地,扭力弹簧与主动轴之间紧配合而形成有预紧力矩,当主动轴转动时,动力通过扭力弹簧传递至从动件,若主动轴和扭力弹簧旋向一致,则从动件承受过载时,大于预紧力矩的过载力矩传递至扭力弹簧,致使扭力弹簧立刻带动从动件打滑,使过载力矩不会传递至与主动轴连接的诸如齿轮箱的装置,即快速有效地卸除过载,从而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若主动轴和扭力弹簧旋向相反,则从动件承受过载时,过载力矩传递至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末端将相对扭力弹簧本体移动,缓冲过载力矩带来的冲击,从而保护与主动轴相连的齿轮箱的装置,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的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的从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主要结合一较佳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在该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离合缓冲装置是用于齿轮箱装置的输出轴(在后文中称主动轴)与一动力输出件(在后文中称从动件)之间。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后面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有些术语则是申请人按其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应根据本实用新型欲揭示的精神来理解,例如,从动件在下文中可以理解成从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