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托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75155.7 | 申请日: | 200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曹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龙 |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 地址: | 20140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漏轮胎喷胶机上使用的轮胎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已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但这些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经常出现轮胎被扎破的现象。而在轮胎修补时,需要先将轮胎定位,之后使轮胎旋转,在旋转的轮胎内侧喷涂上胶液。现有技术中,采用对轮胎内孔进行定位固定轮胎,而在轮胎外圆上无定位和承托装置。当轮胎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时,在旋转过程中受到的离心力很大,所以纵向摆动也很大。这样就使得轮胎的旋转不平稳,进而造成轮胎内侧喷胶不均匀,影响了轮胎的喷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轮胎用的托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托辊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摆动机构和一与该摆动机构相铰接的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包括:一伸缩螺柱和一与该伸缩螺柱为螺纹配合的套筒;一尾部铰接于该伸缩机构底座上、头部穿设于该套筒内的套筒旋转轴;一根部与该套筒的定位孔配合、头部插入该套筒旋转轴的定位槽内的轴向定位件。
其中,该摆动机构包括:一对与该伸缩机构底座焊接在同一底板上的摆动机构底座,及一对与其相铰接的摆杆,该摆杆上设有一铰接轴孔和一位于该铰接轴孔上方的辊筒轴孔;一两端穿设于该对摆杆的对称的铰接轴孔内且与该伸缩机构相铰接的铰接轴;一两端穿设于该对摆杆的对称的辊筒轴孔内的辊筒轴,及一套设于该辊筒轴上的辊筒。
其中,该伸缩机构通过该伸缩螺柱头部的铰接孔与固接在该铰接轴上的铰接件相铰接。
其中,该伸缩螺柱上与该套筒头部齐平处螺接一限位螺母。
其中,该轴向定位件为一定位螺钉或定位销。
其中,该托辊装置还包括一与该摆动机构底座和该伸缩机构底座相焊接的底板,以及一与该底板上的螺孔配合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不仅能支撑一般规格的轮胎,也能支撑大体积的轮胎,使轮胎平稳旋转,保证喷胶质量;
2、通过调整两相对放置的托辊装置摆杆的夹角,可以支撑各种不同规格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托辊装置中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摆动机构中摆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托辊装置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托辊装置中套筒旋转轴与伸缩机构底座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首先介绍该托辊装置的组成结构。
如图1所示。本托辊装置包括摆动机构1和伸缩机构2两大部分。这两部分都通过各自的底座焊接在底板3上,而底板3用螺栓4通过螺孔31固定在整个轮胎喷胶机的平台上。
如图2所示。该摆动机构1包括一对与该伸缩机构底座25焊接在同一底板3上的摆动机构底座11,及一对与其相铰接的摆杆12,该摆杆12可以绕该摆动机构底座11转动。该摆杆12上设有一个铰接轴孔121和一个位于该铰接轴孔121上方的辊筒轴孔122(详见图3),而铰接轴13的两端穿设于该对摆杆12的对称铰接轴孔11内,辊筒轴14的两端穿设于该对摆杆12的对称辊筒轴孔122内。辊筒15套设于该辊筒轴14上,其与轮胎接触并随轮胎的旋转而旋转。
而伸缩机构2主要由伸缩螺柱22和与该伸缩螺柱22为螺纹配合的套筒23组成,该伸缩螺柱22的头部设有一个铰接孔221,该摆动机构1的铰接轴13上固接一铰接件16,用一圆柱销插入该铰接孔221和该铰接件16中,可以实现该伸缩机构2和该摆动机构1之间的相对转动。而套筒旋转轴24的尾部铰接于该伸缩机构底座25上,头部穿设于该套筒23内,用一根部与该套筒23的定位孔231(详见图4)配合、头部插入该套筒旋转轴24的定位槽241(详见图5)内的定位螺钉26定位,使该套筒23和该套筒旋转轴24在套筒轴向上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另外,在该伸缩螺柱22上与该套筒23顶部齐平处,还可以安装一个限位螺母21,在套筒23在伸缩螺柱22上旋转到某一位置时,用该限位螺母21将两者固定,防止两者之间的相对旋转。
下面介绍该托辊装置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龙,未经张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门窗与墙体定位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由手扶拖拉机带动的灭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