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电场的电化膜净化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4796.0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7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可瑞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电场 电化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水装置,特别是一种螺旋电场的电化膜净化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微电子及生物医药行业投入生产,而在药物及微电子行业的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纯净的去离子水,现有的技术采用的是平板型的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离子交换膜在电极的作用下,对已进行预处理的水进行去离子纯化处理,但是平板型的处理装置体积庞大,在处理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而且为了有效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要添加化学制剂,此外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在获得去离子水的同时亦消耗了大量的水,因此亟待改进现行的净化水装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板型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水装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螺旋电场的电化膜净化水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螺旋电场的电化膜净化水装置,包括壳体、电极、离子交换树脂片、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有卷成螺旋状的离子交换树脂片,在离子交换树脂片的前后两面覆有离子交换膜,覆有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树脂片卷成的螺旋状的中心和外端及上下两顶端均有密封物封闭,覆有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树脂片构成的通道的两端接有浓缩进出水管,由覆有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树脂片的卷间构成的通道的两端接有纯水进出水管。覆盖在离子交换树脂片内外侧面上的离子交换膜分别接正负电极,在覆有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树脂片的螺旋中心的浓缩水管为出水管,在外端的浓缩水管为进水管。在覆有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树脂片的卷间构成的通道的螺旋中心端的纯水水管为出水管,在外端的纯水水管为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同心圆电场可以提高纯水制得率,而且无需添加化学制剂就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可以回收利用浓缩水作为浓缩进出水管的循环水。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剖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壳体1、正负电极2、离子交换树脂片3、离子交换膜4,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有卷成螺旋状的离子交换树脂片3,在离子交换树脂片3的前后两面覆有离子交换膜4,覆有离子交换膜4的离子交换树脂片3卷成的螺旋状的中心和外端及上下两顶端均有密封物5封闭,覆有离子交换膜4的离子交换树脂片3构成的通道的两端接有浓缩进出水管6,由覆有离子交换膜4的离子交换树脂片3的卷间构成的通道8的两端接有纯水进出水管7。覆盖在离子交换树脂片3内外侧面上的离子交换膜4分别接正负电极2,在覆有离子交换膜4的离子交换树脂片3的螺旋中心的浓缩水管为出水管6,在外端的浓缩水管为进水管6。在覆有离子交换膜4的离子交换树脂片3的卷间构成的通道的螺旋中心端的纯水水管为出水管7,在外端的纯水水管为进水管7。
使用时,先将自来水送软化装置进行先行的软化,然后再有反渗透进行渗透过滤,再将水从外侧的纯水进水管7送入覆有离子交换膜4的离子交换树脂片3的卷间构成的通道8,从外往内一圈一圈流动,直到螺旋中心的纯水出水管7流出,在流动中,水中的正负杂质离子被覆盖在离子交换树脂片3的接有正负电极2(螺旋中心的电极为正,外层为负)的离子交换膜4吸收,被吸收进入离子交换树脂片3间的含浓缩离子的水从浓缩出水管6流出(占进水量的5%),从浓缩出水管6流出的浓水添加新补充的水后,再次进入到浓缩进水管6形成循环,可以大大节省用水量,而进入纯水出水管7的净水在同心圆电场的作用下,可以提高水的纯水制得率,而且无需添加化学制剂就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可瑞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可瑞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