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车体重联接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4791.8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4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龙明银;孙正华;张国平;邹叔平;余大谋;曲巍;陈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洋电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车体 联接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轨道机车车体与车体之间电能或电信号连接的机车车体重联接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机车的发展,机车上的电气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车体与车体之间的电能与电信号的传输越来越多;所以要求车体与车体之间的电缆越来越多。而传输控制信号的电缆多是小截面的线芯,连接在车体与车体之间时不仅布线麻烦,维护不便,而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因素而容易破坏电缆线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专用的连接机车车体与车体之间电能和信号传输的重联接电缆;可有效地将这些线芯绞合在一起,并在这些线芯外面增加了一层外护套,加强了对绝缘线芯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有外护套、第一隔离层、绝缘线芯和屏蔽线芯,屏蔽线芯外均匀的分布着5个单元的绝缘线芯,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填充有麻绳,绝缘线芯外面包裹第一隔离层,第一隔离层外设外护套。
所述的屏蔽线芯包括编织层、第二隔离层、绝缘层、线芯导体、麻绳,第二隔离层内设四根线芯导体,线芯导体外包裹绝缘层;绝缘层之间的空隙填充麻绳;第二隔离层外设编织层。
绝缘线芯包括绝缘层、线芯导体;绝缘线芯内设若干根线芯导体,每根线芯导体外面覆有绝缘层,绝缘线芯单元外表面采用棉纱疏绕。
第一隔离层由两层棉纱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绝缘线芯主要功能是电能和电信号的传输载体,其先束后绞的结构使电缆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外护套层作为电缆的主要辅助元件,即起到机械和化学保护作用。绝缘层的结构,是屏蔽外面电场的干扰。第一隔离层、疏绕层作为一般的辅助元件,起到绝缘线芯相互间及同外护套间的相对滑动,以在弯曲中消除应力,防止应力不均而出现局部断芯现象。而两层锦纶丝编织结构是为了增强电缆的抗拉性和对长期张力的耐久性。本实用新型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100℃,具备耐臭氧、紫外线和耐潮湿特性,有耐油、阻燃特性,能在轨道机车的车体与车体之间使用,省去了布线的麻烦,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外界因素对绝缘线芯的破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外护套1、第一隔离层2、绝缘线芯3和屏蔽线芯4,屏蔽线芯4外均匀的分布着5个单元的绝缘线芯3,绝缘线芯3之间的空隙填充有麻绳5,绝缘线芯3外面包裹第一隔离层2。第一隔离层2由两层棉纱编织而成,其外设外护套1。所述的屏蔽线芯4包括编织层6、第二隔离层7、绝缘层8、线芯导体9、麻绳5,第二隔离层7内设四根线芯导体9,线芯导体9外包裹绝缘层8;绝缘层8之间的空隙填充麻绳5;第二隔离层7外设编织层6。绝缘线芯3包括绝缘层8、线芯导体9;绝缘线芯3内设若干根线芯导体9,每根线芯导体9外面覆有绝缘层8,绝缘线芯3单元外表面采用棉纱10疏绕。
在本实用新型电缆5个单元的绝缘线芯3中,有四个单元的绝缘线芯3分布有8根线芯导体9,其中,中心为1根,周围7根;另一个绝缘线芯3均匀分布7根线芯导体9,其中心填充麻绳5。
前述线芯导体9,采用单丝直径为0.20mm的镀锡退火软铜丝绞合而成,性能符合GB/T 3956;第二隔离层7为厚度为0.025mm的聚酯薄膜,第一隔离层2采用两层单线直径为0.25mm的锦纶丝编织,外护套1采用阻燃交联材料,厚度为3.5mm,电缆的最大直径为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洋电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洋电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切割装置
- 下一篇:冰浆输送浓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