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座安装工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4492.4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农;谈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6 | 分类号: | B63B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座 安装 工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的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船舶燃气轮机、主减速器以及推进减速器安装时使用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座安装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某些型号的船舶的动力系统为双机、双轴系,左、右舷对称。轴系总长约为15.5m,每舷的轴系由GT6000+燃气轮机1一台、主减速器3一台、垫升风机5、7两台、推进减速器9一台、空气导管螺旋桨11一台以及4套膜盘联轴节4、6、8、10等组成,其轴系布置如图1所示。因此,动力传动轴系的中心高度在主甲板以上1790mm,这就需要在燃气轮机1、主减速器3和推进减速器9的设备下面,各加装一个约800mm高度的“中间支架14、13、12”。中间支架14、13、12和船体基座用直接连接的方式(中间无垫片),以提高安装精度和减少基座震动。这就对设备的船体基座的定位和安装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各设备基座与相应的中间支架连接时,船体基座上平面有“平面度”的要求,以保证中间支架底平面与设备的船体基座上平面能有效的接触,同时又要求基座在装焊、修磨和配钻时,安装平面有“水平度”要求,并确保轴系中心线、设备中心线、中间支架以及设备的船体基座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尽可能地减少轴系各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轴系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动力传动装置的可靠运转、工作寿命及船舶的航行性能。
按以往的惯例,类似轴系设备基座的安装必须具备下列工装:
1、定位工装:用以确定设备基座与轴系理论中心线的位置;
2、钻模工装:用作设备基座的配钻模板;
3、研磨平板:用以修磨和检测设备基座上平面的水平度及平面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燃气轮机、主减速器以及推进减速器安装时使用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座安装工装设备,以满足动力传动轴系装置安装的工艺技术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座安装工装设备,包括一个底板,所述底板为长方形的钢板,与中间支架底平面的尺寸近似,下表面为机加工基准面,底板上配钻有直径为D的N个螺孔,其中N等于设备基座螺孔配钻的数量,D等于中间支架螺孔的直径尺寸,底板的中间开有两个一定大小的工艺孔。
优选地,底板配以若干数量的加强肘板焊接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工装焊接后须经过退火处理消除应力。工装的上平面和下平面的基准面分别用数控机床加工,要求上、下两面的平行度≯0.05mm,底平面的平面度要求≯0.05mm/m,这样可用于测量需研磨的设备船体基座上平面的水平度。
使用时,第一步,通过拉线确定主机轴系的艏艉基准点;第二步,使用本实用新型工装来辅助确定基座面板的位置;第三步,利用本实用新型工装监测和调整设备船体基座焊接过程中的变形量;第四步,利用本实用新型工装下平面修磨基座的上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辅助拉线、基座位置的精确定位、基座面板的修磨及基座面板水平度测量等多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保证轴系的安装精度,也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而且简单明了易操作,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因频繁更换工装而产生的积累误差,同时也节约了工装的制作费用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船舶轴系设备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基座安装工装设备,包括一个底板22,所述底板22为长方形的钢板,其下表面为机加工基准面,底板22配钻有直径为D的N个螺孔21,其中N等于设备基座螺孔配钻的数量,D等于中间支架螺孔的直径尺寸,底板22中间开有两个一定大小的工艺孔24。底板配以若干数量的加强肘板23焊接而成,以免工装底板在吊装过程中变形。工装焊接后须经过退火处理消除应力。工装的上平面和下平面的基准面分别用数控机床加工,要求上、下两面的平行度≯0.05mm,底平面的平面度要求≯0.05mm/m,这样可用于测量需研磨的基座上平面的水平度。工装的整体是按照中间支架的实际尺寸和设备的大致重量考虑的。工装和设备近似同等重量,这样可以使轴系在校中过程中的变形值得到控制。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作用和优点,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用法和操作步骤进一步说明:
1、初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