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74483.5 | 申请日: | 200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7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倪仁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川连接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竺明;许瑾 | 
| 地址: | 20161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网络 插头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传输部件,是一种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通用的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采用锡磷青铜成型,表面先镀镍作保护层再镀金,接触面选镀厚金。连接触片外形尺寸为两叉连接点底部至接触平面高度为3.3~5.0mm之间,宽度为3.0~4.0mm,厚度为0.3~0.4mm。
参见图1,其所示为现有连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先技术中的连接触片1a呈T形状,包括带定位孔111a的接触部11a、连接部12a以及自连接部12a向两边分叉延伸形成的第一、二固定部13a、14a;该第一、二固定部13a、14a的端部分别形成连接触点133a、143a,其两侧分别凸伸形成第一固定触点131a、141a、第二固定触点132a、142a;第一固定触点131a、141a的侧边与连接部12a的侧边的夹角α等于90°。
参见图2a、图2b,其所示为现有连接触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连接触片1a插设于网络插头2a的塑壳内,由于第一固定触点131a、141a的侧边与连接部12a的侧边的夹角α等于90°,使接触片1a只有第一、二固定部13a、14a的第二固定触点132a、142a抵靠网络插头2a的塑壳内壁,容易造成连接触片松动,甚至脱落,影响网络插头2a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先技术中连接触片固定不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确保该连接触片与插头壳体牢牢固定,确保网络信号连接传输的畅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插设于网络插头内,其呈T形状,包括接触部、自接触部延伸形成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向两边分叉延伸形成的第一、第二固定部;该第一、第二固定部的端部分别形成连接触点,外侧面分别凸伸形成第一、第二固定触点;其中,第一、第二固定部位的第一固定触点的侧边与连接部侧边的夹角β大于90°。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固定触点与连接触点相邻侧边之间的夹角大于90°。
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固定触点与连接触点相邻侧边呈弧形。
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二固定部端部的连接触点呈前后错开设置。
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部的第一、第二固定触点及连接触点呈尖角状。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部上开有一个定位孔。
当连接触片插入网络插头壳体时,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部的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分别伸入网络插头壳体的过盈部分,使连接触片稳固地固定于网络插头壳体内不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连接触片第一、第二固定部的第一固定触点的侧边与连接部的侧边的夹角增大——大于90°,使连接触片插入网络插头壳体时,第一、第二固定部同时有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抵靠网络插头壳体内壁,增强了连接触片在网络插头壳体内的牢固度,保证连接传输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连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连接触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插头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a、图3b,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1,其呈T形状,包括接触部11、自接触部11延伸形成的连接部12以及自连接部12向两边分叉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部13、第二固定部14;
所述的接触部11上开有一个定位孔111;
该第一、第二固定部13、14的端部分别形成连接触点131、141,外侧面分别凸伸形成第一固定触点132、142、第二固定触点133、143;所述的固定触点及连接触点呈尖角状;
其中,第一、第二固定部13、14第一固定触点132、142的侧边1321、1421与连接部12的侧边121、122的夹角β大于90°;且,该第一、第二固定部13、14的第二固定触点133、143与连接触点131、141相邻侧边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部13、14的第二固定触点133、143与连接触点131、141相邻的侧边134、144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部13、14端部的连接触点131、141呈前后错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川连接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川连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网络插头的三叉连接触片
 - 下一篇:耳机耳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