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贯穿式双端面磨床用砂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4281.0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3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存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5/14 | 分类号: | B24D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3158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贯穿 端面 磨床 砂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贯穿式双端面磨床的砂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贯穿式双端面磨床用砂轮,一般采用空心圆环式,外环为金刚石磨料11,内环采用用金属件来调节13:随着金刚石的磨损可以调节金属件,使金属件表面和外环金刚石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这种砂轮需经常调节金属件,如果金属件高出外环金刚石表面,金属件要碰到磨削的产品12;如果金属件低于外环金刚石表面,则砂轮表面要碰到磨削的产品。这种砂轮调节过程复杂、且调节不方便(图1)。为此曾采取过一种尝试,将砂轮加工成圆盘式,整个表面用金刚石磨料,但是这种砂轮内环线速度低,磨不动产品、内环砂轮金刚石磨损偏少22;造成砂轮表面不平,影响产品质量(图2)。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的贯穿式双端面磨床用砂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贯穿式双端面磨床用砂轮,包括砂轮基体,基体外环,其特点是:基体外环中心与砂轮基体连接处设有内环。
内环由绿碳与粘合剂混合固定在砂轮基体表面,形成内环磨削体;基体外环由金钢砂与粘合剂混合涂覆在砂轮基体的表面,形成外环磨削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砂轮设有内、外环,并且外环采用金刚石磨料,内环采用绿碳磨料,绿碳较软,与外环金刚石同步磨损,便于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砂轮调节方便、操作简单等的特点,并且磨削效率和质量能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贯穿式双端面磨床砂轮磨削示意图;
图2是改进的贯穿式双端面磨床砂轮磨削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根据贯穿式双端面磨床用砂轮需经常调节的特点,对砂轮结构作了局部改进。该砂论由以下各项组成:
(1)砂轮基体3由45#钢材加工而成,呈圆盘形状,有中心定位安装内孔33、固定螺纹孔34。(图3所示)
(2)基体外环31由金钢砂与粘合剂(如树脂)混合涂覆在砂轮基体3表面,形成外环磨削体。
(3)内环32由绿碳与粘合剂(如树脂)混合固定在砂轮基体3基体表面和基体外环31中心,形成内环磨削体。
如图4所示,用这种砂轮磨削产品时,先将产品43放在夹具42上,再将夹具放在输送导轨41上,产品被送入外环31的金刚石磨削产品,由于砂轮是转动磨削,外环31线速度大,这样金刚石磨损就大;产品经外环31的金刚石磨削后进入内环32的绿碳磨料磨削,内环32线速度小,但绿碳较软,可以与外环31的金刚石同步磨损。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砂论批量试磨,砂轮调节方便、操作简单、磨削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点同轴馈电低轮廓背腔圆极化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