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油管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4063.7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源燃油分配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3/08 | 分类号: | F02M33/08;F02M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80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汽车油箱回油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在现有的发动机燃油系统中,输油泵的供油量远远大于喷油泵的流量,所以在喷油泵上一般装有溢流阀和连接溢流阀的回油管路,使多余的燃油经溢流阀和回油管路流回输油泵或直接流回油箱。或者燃油系统中其它油路的燃油也流进回油管路。
一般的回油管路一端连接有一回油座,回油座与回油管通过铜钎焊焊接在一起,一般在制作过程中,至少进行两次以上的铜钎焊,但是多次的钎焊容易导致此组件铜焊密封面泄漏或者缺膏,使得在后续的程序中,产品的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回油管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管路装置,包括回油管,与回油管紧密连接的回油座,其特征在于,在回油管与回油座的接触界面处具有铜圈,所述回油管、铜圈、回油座以铜钎焊的方式焊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回油管与回油座的接触面处放置铜圈,可以增加钎焊铜膏量,焊接组件密封性能好,提高了钎焊的质量,大大降低了后续程序中产品的报废率,减少了返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管路装置焊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管路装置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回油座与回油管装配采用紧配合压装,其间隙较小,铜焊剂只能附着在间隙表面。此工艺虽一次铜钎焊合格率较高,但是多次钎焊后易产生泄漏或缺膏。考虑到铜钎焊的特殊工艺,及铜焊剂在钎炉内的流淌性,在回油座与回油管接触处放置铜圈,以使密封处两端都有铜焊剂渗透。避免由于多次钎焊造成泄漏或缺膏,降低了报废率,及返工成本。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油管路装置,包括回油管1和回油座2两部份,在回油座2与回油管1的接触界面处放置一大小合适的铜圈3,将所述回油管1的一端连同铜圈3一起插入回油座2中,使其紧密配合,然后通过铜钎焊的方式将回油管1、铜圈3、回油座2焊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钎焊铜膏量,焊接组件密封性能好,提高了钎焊的质量,大大降低了后续程序中产品的报废率,减少了返工的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源燃油分配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源燃油分配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胶圈分离夹具
- 下一篇:一种铁路货车用斜楔均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