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快速冷却装置的储料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927.3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9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邦炼;封中群;李国明;杨定吉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7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快速 冷却 装置 储料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料罐,尤其涉及用于挤出、注塑行业中快速冷却烘干料的储料罐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是塑胶的挤出加工,还是在注塑加工的工艺中,都离不开使用烘干料,烘干料在使用前会装入储料罐中冷却后储藏备用。目前,常用的储料罐由罐体、支撑架和滚轮简单焊接而成,请参见图1。烘干料烘干后直接装入储料罐中让其自然冷却,一方面耗时长;另一方面由于储料罐中高温持续时间长,烘干料在储料罐中易结块。尤其是一些在工艺上烘干要求比较高,又需快速冷却的物料,在烘干后的冷却处理上非常不便,需要特殊设备进行冷却处理。由此造成在生产过程中占用过多的设备资源和时间,不利于公司成本控制与资源节约。所以,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安全冷却烘干料的储料罐装置显得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快速冷却装置的储料罐,以达到快速冷却物料效果。
这种带有快速冷却装置的储料罐,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罐体,在罐体内部设有快速冷却装置,所述的快速冷却装置为一根或数根部分管壁设有数个透气孔的空心管道,该空心管道一端是未封口的进风口端,该空心管道未封口的那一端伸出储料罐壁。
所述的空心管道在储料罐体内部的管段呈螺旋状或折状。
所述的空心管道(6)上的透气孔(8)是孔径为0.5-1mm的规则或不规则小孔。
所述的透气孔(8)在空心管道(6)的管壁上呈均匀或非均匀分布。
所述的空心管道(6)的材料为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料。
所述罐体的下部固接一底部设有数个滚轮的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快速冷却装置的储料罐,结构简单,冷却物料速度快,能有效地节约设备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原储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快速冷却装置的储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罐体,3、出料口,4、支撑架,5、滚轮,6、冷却装置(空心管道),7、进风口,8、透气孔,9、料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2,一种带有快速冷却装置的储料罐,包括:带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3的罐体2,在罐体2内部设有快速冷却装置6,所述的快速冷却装置6为空心管道6,该空心管道6一端封口,另一端未封口,其中未封口的一端是进风口7,该空心管道的进风口7端伸出储料罐壁,该空心管道6进风口7端和小部分空心管道6管段留在储料罐壁外,大部分空心管道6管段位于储料罐体2内。储料罐壁外的空心管道6的管道壁上无透气孔8,而储料罐体2内的空心管道6的管道壁上设有密集的透气孔8。
所述的空心管道6在储料罐体2内部的管段呈螺旋状或折状,以增大储料罐内料粒9与空心管道6的接触面,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
所述透气孔8可以是孔径为0.5-1mm的规则或不规则小孔。透气孔8在空心管道6的管壁上呈均匀或非均匀分布,此实施例中是均匀分布的小圆孔
所述的空心管道6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料,此实施例中采用聚四氟塑料。
所述罐体2的下部固接一底部设有数个滚轮5的支撑架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当料粒9由进料口1倒入储料罐体2后,从进风口7输入干燥冷风,干燥冷风通过透气孔8流入罐体2内的料粒9中,与料粒9充分接触,达到快速冷却料粒9的效果。冷却后的料粒9可通过出料口3放出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快速冷却装置的储料罐,结构简单,冷却物料速度快,能有效地节约设备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因此,凡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形状的简单变换都应该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