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鞋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3774.2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1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付立德;丹尼尔·理查;杰弗里·林奇;亚当·史蒂文;左智越;克雷格·沃西克;韩成刚;谢庆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7/32 | 分类号: | A43B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鞋。
背景技术
鞋类用品所衰减的冲击力对于不同人而言差别是相当大的,因为不同的个人所从事活动的种类以及活动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穿着相同尺码的鞋(如使用9号鞋的美国人)的相当数量的人而言,其体重范围可以从50kg直到100kg以上。而且,对于同一组人群而言,他们可能穿着给定类型的鞋来从事相同范围的运动或工作,或者他们从事的这些活动的强度的范围可能很宽。生物力学的研究表明,足下所经受的冲击力高度依赖于活动的强度和类型以及参与者的个人体重。因此,生产出来的相同尺码的鞋类用品所衰减的冲击力可能会小到几百牛顿、大到几千牛顿,而鞋中用于衰减冲击力的常规泡沫材料或其他材料则不能完全具备这么宽幅的减震性能。
所以,需要有这样一种减震技术,它必须既能符合特殊个人的要求又能符合因从事特殊活动而经受特殊冲击力的要求。或者说,该技术必须能够根据所经受的载荷或所期望的载荷而进行被动或主动式调节。被动式减震调节要求该系统可以在没有人干涉的情况下进行自我调节。主动式减震调节要求个人或者其他机构通过一些调节装置来改变减震系统的性能。
因此,存在这样一种发明的需要,它可以用来制造一种吸收震动的系统,准确地说,是吸收指定的、有限数量范围的冲击震动;或者,它可用来建立可进行被动式或主动式调节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调节。在采用具有固定特性的减震系统的情况下,减震特性可以根据特殊体重范围的人群来设计,或者可根据某种受限的、规定的活动来设计。
根据这种发明的一种可调节方案应可用来调节或细调减震响应,以适应个人或活动的具体要求,或者适应由于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变化的减震要求。
因此,要求这种发明必须能够提供以下两者:
1.能够通过精确的设计而产生一个较宽范围的减震特性的减震技术。
2.在机械特性方面具有内在可调节性的震动衰减技术,因而它可以用来制造能够精确调节从而获得很宽范围的减震特性的缓冲系统。
拱形是最有效的载荷承载结构之一,与其它结构相比,它在单位质量和厚度上提供了相对较大的载荷承载刚性。但是,当这种拱形构件被用作缓冲构件时,它必须能够挠曲以提供顺应性,这也是所有缓冲系统的必要特征。而当拱形构件经受一定的载荷而产生顺应挠曲时,它会趋于慢慢地恢复初始形状,并且容易起皱。选择具有回复弹性的并且容易保持原状的材料能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些材料具有的顺应性较差,因而不能提供足够的减震。依靠拱形构件自身不能提供减震系统所需要的所有特性。
类似地,虽然具有回复弹性的材料在吸收和释放能量方面以及在施加载荷时的变形方面是好的,但是总体来说它们不具备足够的结构完整性以提供减震系统所需的所有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鞋,其鞋底内设置有多个减震装置,其能够将人们在运动中对脚部所产生的冲击震动进行有效的衰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鞋底的减震鞋,包括设置在所述鞋底的至少两个减震装置,每个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拱形构件,在所述第一拱形构件的凹面侧的任意两点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拉伸构件;每个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为其中所述拱形构件的凸面侧,每个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为其中所述拱形构件的凹面侧。
所述至少两个减震装置中至少有两个顶端朝向相反设置在所述减震鞋内,即至少一个减震装置的顶部朝向脚底,且至少一个减震装置的顶部朝向地面而设置。
所述至少两个减震装置的顶部全部朝向相同的方向而设置。
所述减震装置中至少有两个减震装置在竖直方向叠加而设置在所述减震鞋内,形成多层减震装置层。
所述多层减震装置层中,相邻层的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朝向相同方向而设置。
所述多层减震装置层中,相邻层的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朝向相反的方向而设置。
所述减震装置中至少有一个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拱形构件交叉排列的第二拱形构件,所述第一拱形构件的凸面侧与第二拱形构件的凸面侧同向。
所述减震装置中至少有一个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拱形构件成V形排列的第二拱形构件,所述第一拱形构件的凸面侧与第二拱形构件的凸面侧同向。
所述减震装置中至少有一个的所述拱形构件呈“Y”字形或“米”字形或雪花形,所述拉伸构件设置在所述拱形构件的凹面侧的至少二段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