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水循环泵的托架油室的改进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620.3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张培富;张锡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81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循环 托架 改进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循环泵的托架油室密封结构,特别是一种热水循环泵的托架油室的改进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循环泵的托架油室采用的是骨架油封与防尘盘相配合来密封油室中的油,为了便于对托架中的轴承进行润滑,使轴承能进行正常工作,托架中有一个油室结构,里面灌入了适量的润滑油,随时对轴承进行润滑,该结构在此的作用就是对托架中的油进行密封,泵运行时首先通过骨架油封与泵轴接触来进行密封,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骨架油封的橡胶与泵轴的长时间摩擦,造成了橡胶的磨损,从而使骨架油封与泵轴的间隙变大,使油泄漏量很大,骨架油封就起不到密封的作用,当油通过骨架油封这道防线后就进入到了防尘盘与轴承压盖相配合的间隙中,但此种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端,当泵运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间隙中的漏油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就会被甩出去,因此这种结构在长时间运行时密封效果不好,同时也对周围的工作环境造成了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循环泵的托架油室中的润滑油泄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热水循环泵的托架油室的改进密封结构,包括防尘盘,螺钉,轴承压盖,轴承,油室,转轴,其特征在于:防尘盘由螺钉固定连接在转轴上,与防尘盘相配合的轴承压盖内圈与防尘盖相对转动面上有若干个槽,在槽内有一根贯通孔,贯通孔单向开口于轴承压盖面对油室的一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防尘盘与轴承压盖的间隙所形成的多个迷宫,实现不渗漏润滑油,同时又可以将进入到迷宫槽中的润滑油回流到油室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防尘盘1,螺钉2,轴承压盖3,轴承4,油室5,转轴6,其特征在于:防尘盘1由螺钉2固定连接在转轴6上,与防尘盘1相配合的轴承压盖3内圈与防尘盖1相对转动面上有若干个槽7,在槽7内有一根贯通孔8,贯通孔8单向开口于轴承压盖3面对油室5的一面。
防尘盘1通过螺钉2固定在泵转轴6上,随泵转轴6一起旋转,相对于轴承压盖3内圈转动面上有若干个槽7,在防尘盘1与轴承压盖3的间隙会形成多个迷宫,来增加泄漏流动中的阻力,当泄漏通道两端压差全部消失,即可实现不漏,不存在磨损而泄露的问题,而且该结构还在轴承压盖3的开槽位置上打了一个贯通的贯通孔8,起到回油孔的作用,即使有泄露也可以通过回油孔8将油回流到油室5中。其优点在于:1.密封性好;2.一般不需要维护;3.无摩擦,功耗小,使用寿命长;4.以简单零件的组合而实现热水循环泵托架油室的有效密封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吸多段式离心泵
- 下一篇:具正反差扭力变化的转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