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焚烧炉的炉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217.0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柏;尤贤;林百进;顾惠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97 | 分类号: | F24B1/19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063上海市武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焚烧 炉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烧炉,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造板生产用热能(或利用木材生产废料)的焚烧炉的炉膛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木材行业中密度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料,包括砂光粉、锯边料、树皮、碎木块、木屑等。
近年来一些厂家采用一种专用焚烧炉,用上述工厂废料作燃料,产生高温烟气,拖动蒸气余干燥生产中密度板的木纤维,这样既解决了工厂的废料,又为工厂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大部分热量。
但现有技术中焚烧炉的顶棚砌筑的一般采用耐火混凝土或耐火砖。由于顶棚面积较大,加上焚烧炉连续高温工作,顶棚容易剥落或坍塌,使生产停工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焚烧炉的炉膛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炉膛顶棚,下炉膛顶棚;在下炉膛顶棚安置下炉膛前辐射受热管和后辐射受热管;在上炉膛顶棚安置辐射受热管;所述的三部分辐射受热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并排列成密帘构成回路,受热管两侧搁在炉墙上,在管内流动导热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是利用木材加工生产中本来就需配置有机热载体炉的事实,将有机热载体锅炉的部分有机热载体管路移到焚烧炉顶部,既保护焚烧顶部,增加炉子本身强度,又充分利用炉膛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炉膛顶棚,下炉膛顶棚;在下炉膛顶棚安置下炉膛前辐射受热管1和后辐射受热管4;在上炉膛顶棚安置辐射受热管3;所述的三部分辐射受热管通过连接管2连接在一起、并排列成密帘构成回路,受热管两侧搁在炉墙上,在管内流动导热油;
所述的的辐射受热管与有机热载体炉的导热管相连通;
炉膛顶棚的耐火、保温材料铺设在顶棚设置的辐射受热管上面,受热管与焚烧炉体钢构件焊接为一个整体。
在木材行业的中密度板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热源有三部分:一为蒸气;二为导热油;三为干燥用热风。其中导热油部分是设计一台有机热载体炉,为焚烧炉中的高温烟气通过有机热载体炉时与导热油进行热交换,使导热油达到一定温度,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法是将部分导热油管道布置在焚烧炉的上、下炉膛顶棚,形成导热油回路的一部分。辐射受热管采用有机热载体辐射受热件的结构,两侧搁在炉墙上,并与炉体钢构件焊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既增加炉子本身强度,又极易处理顶部耐炎材料的铺设,炉顶再也不会剥落和坍塌,减少炉子的停炉、维修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