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肩锁弧形钩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213.2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3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友良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73500山东省邹城市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治疗肩锁关节部骨折脱位的内固定装置,特别涉及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的钉板装置,具体的是一种肩锁弧形钩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临床上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方法、松质骨螺钉固定锁骨与喙突方法和锁骨钩钢板固定方法来治疗肩锁关节骨折或脱位。但是,以上方法均存在着各自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克氏针易松动退出到皮下或进入软组织内后游走进入胸腔,并且克氏针与关节面的角度不合适,固定不牢固易松动失效;而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锁骨喙突,钻孔容易偏离喙突,由于周围没有足够的抓持力,加之肩关节活动度较大,后期易发生内固定松动而使内固定失效,导致肩锁关节再度脱位;锁骨钩钢板在肩锁关节复位后间隙较宽,关节囊周围韧带术中不易完全修复,拆除内固定后可能再脱位。上述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其骨折或脱位的治疗稳定性欠佳,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患者身心和肉体的痛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锁弧形钩板,所述的这种肩锁弧形钩板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的固定方法治疗稳定性欠佳、术后并发症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肩锁弧形钩板由一个条状钢板构成,所述的条状钢板由一个平板构成,其中,在所述的平板的平面中,平板的一段呈S形,平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弯钩,平板的该端的侧边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弯钩, 所述的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均向平板的下侧呈圆弧形弯曲,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的尖端的轴线均与平板的平面呈160~180度之间的夹角,第二弯钩的长度大于第一弯钩的长度,平板中设置有一个第一滑槽孔和一个第二滑槽孔,并至少设置有两个圆孔,所述的第一滑槽孔位于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所在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滑槽孔位于平板的S形段内,第一滑槽孔内设置有一个松质骨螺钉,第二滑槽孔以及任意一个所述的圆孔中均设置有一个皮质骨螺钉,所述的松质骨螺钉和皮质骨螺钉的尖端均位于平板的下侧,任意一个圆孔的轴向截面均呈V形,松质骨螺钉和皮质骨螺钉的尾端圆周均呈圆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松质骨螺钉和皮质骨螺钉的驱动端面中均设置有内六角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滑槽孔和第二滑槽孔的横径与松质骨螺钉和皮质骨螺钉的后端直径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安放固定原理:S形钢板的形状配合锁骨中、远段上方,肩锁关节上方,肩峰上、前、外及下方的外形,S形钢板与锁骨固定后可下压脱位上翘的锁骨远端并使之复位。钢板远端的方向角度不同的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和松质骨螺钉,与肩峰部远端上、前、外、下方骨面固定,可在不完全剥离骨膜和肌肉附着的情况下实现牢固固定,设置在钢板近段的第二滑槽孔可避免复位后的锁骨远端骨折间隙或复位后肩锁关节间隙过大及分离。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利用S形钢板配合锁骨中、远段上方,肩锁关节上方,肩峰上、前、外及下方的外形,利用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和松质骨螺钉与锁骨、肩峰部远端上、前、外、下方骨面固定,能够有效地使肩锁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固定可靠,有利于肩锁关节周围韧带早期修复,有效地防止骨折部位松动及旋转移位,能促使复位后骨折部位稳定和肩锁关节韧带正常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肩锁弧形钩板中的条状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肩锁弧形钩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肩锁弧形钩板,由一个条状钢板构成,所述的条状钢板由一个平板1构成,其中,在所述的平板1的平面中,平板1的一段呈S形,平板1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弯钩3,平板1的该端的侧边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弯钩4,所述的第一弯钩3和第二弯钩4均向平板1的下侧呈圆弧形弯曲,第一弯钩3和第二弯钩4的尖端的轴线均与平板1的平面呈160~180度之间的夹角,第二弯钩4的长度大于第一弯钩3的长度,平板1中设置有一个第一滑槽孔6和一个第二滑槽孔7,并至少设置有两个圆孔5,所述的第一滑槽孔6位于第一弯钩3和第二弯钩4所在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滑槽孔7位于平板1的S形段内,第一滑槽孔6内设置有一个松质骨螺钉8,第二滑槽孔7以及任意一个所述的圆孔5中均设置有一个皮质骨螺钉2,所述的松质骨螺钉8和皮质骨螺钉2的尖端均位于平板1的下侧,任意一个圆孔5的轴向截面均呈V形,松质骨螺钉8和皮质骨螺钉2的尾端圆周均呈圆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松质骨螺钉8和皮质骨螺钉2的驱动端面中均设置有内六角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滑槽孔6和第二滑槽孔7的横径与松质骨螺钉8和皮质骨螺钉2的后端直径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友良,未经孙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防抓防剪金属刺带
- 下一篇:带黑板擦的粉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