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2497.3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4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 |
地址: | 201206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自动 切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将缝纫机的上、下缝线利用一活动切刀同步捕送裁切的自动切线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缝纫机在每一车缝行程终结时,必须由操作者将工作物由压脚处移出,并利用手工的方式将上、下缝线分别剪断,使工作物完全脱离缝纫机缝线的羁绊。这种传统的作业步骤会使整体的缝纫作业时程无法缩减,因为每一车缝行程终结将工作物移出裁线时,必须在工作物的上表面先将上缝线剪断后,再将工作物翻面来剪断下缝线,按照这样的话,剪断、翻面、剪断的动作必须在每一车缝行程后不断地上演,其势必严重影响作业的流畅性,从而致使工作效率无法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勾捕上、下缝线并同步裁断的自动切线机构,这样每一车缝行程的时程便可加速完成,进而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基板,其固定设置在缝纫机针板底端面的板体,在该板体中央开设有一通孔,在此通孔周围旁侧开设有若干个锁孔,通过固定螺丝穿过锁孔旋锁至针板而平贴固结于针板底端面;夹线组,其由弹片、压板、上垫片及下垫片等组件构成,各组件依下垫片、弹片、压板、上垫片的顺序而相互堆栈锁固于基板,使压板外伸的压臂顶压于弹片外伸的弹臂,令弹片底侧面受下垫片撑托而与基板形成一适当间距;切刀组,其由一固定切刀与一活动切刀组成,使固定切刀锁设定位于基板上,令活动切刀于刀体一侧的固定端设有一轴孔与一枢孔,而另一开放端设有第一勾槽与第二勾槽,使活动切刀的轴孔活动轴设于基板,而该枢孔则与切线驱动装置的切线连杆相枢结。利用上述构件,令活动切刀贴置于固定切刀上,而弹片受压板顶压而施力于活动切刀,令切线连杆引领活动切刀产生旋摆动作而向外旋出,使第一勾槽与第二勾槽以各自独立的工作轨迹同步个别勾槽往下缝线与上缝线,并与活动切刀的旋摆回程配合固定切刀产生一剪裁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上垫片上旋锁有一调整螺丝抵触于压板外伸的压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活动切刀的刀体呈弯钩状。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活动切刀于第一沟槽的槽底处凹设有一斜向下沉的槽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切线作业时,活动切刀乃系于单一旋摆行程中,即将上、下缝线一并勾捕切线,所以整体动作流畅、迅速、无滞碍,且切刀组的整体构件无论于组装或是维修,均有操作简易的优点,故对于工业缝纫机而言,具有缩减车缝行程、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仰视状态)。
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切刀呈旋出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切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主要由一基板1、一夹线组2与一切刀组3等组件构成,其中:
基板1,是一固设于缝纫机针板10底端面的板体,于该板体中央开设有一通孔11,于通孔11的周围旁侧开设有若干个锁孔12、13、14、15,通过固定螺丝16穿过锁孔12旋锁至针板10,使得基板1可固结平帖于针板10底端面,又因为锁孔12开设呈长条状,故基板1可通过它来调整其与针板的固结位置;
夹线组2,是提供下缝线线头夹持固定的组件,包括弹片21、压板22、上垫片23及下垫片24等组件构成,令各组件依下垫片24、弹片21、压板22、上垫片23的顺序而相互堆栈锁固于基板1的锁孔13,且于该上垫片23上另旋锁有一调整螺丝231,使调整螺丝231的末端抵触于压板22外伸的压臂221,而压臂221顶压于弹片21外伸的弹臂211,因该弹片21与压板22贴附的另一侧面受下垫片24所撑托,令弹臂211与基板1形成一适当的间距,通过这样令弹片21得以利用该间距而保持有一适度的下压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