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发生器的结构形式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2453.0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计力坚;宋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发生器 结构 形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件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沿面臭氧发生器的机械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沿面电极式臭氧发生器,因其在功率大,臭氧发生产量高的优点,在各种臭氧发生装置中广泛使用,但也因为陶瓷沿面臭氧发生器在长时间的工作条件下,由于电离作用在结构体聚集了大量的热能,在散热条件差的状况下,致使发生器在高温下持续工作,加速臭氧分子的分解还原,造成臭氧发生器工作能效的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能臭氧发生器的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紧凑、热交换效率高、工作温度低、臭氧气体输出浓度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是:一种臭氧发生器的结构形式,它主要包括:采用导热性能好、质轻的铝合金材料、多翼式的散热形态和气流顺畅、紊流少的扁平式气腔室结构,耐臭氧能力强的氟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器结构为上件体和下件体组成,外形以多翼式热散结构,陶瓷沿面电极置于其中,其电极导线通过上件体圆孔引出,气腔室通过氟橡胶密封圈和紧固件,使结构紧固密封,下件体的二端气口与气腔室相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上件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下件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件体1、下件体2、软质氟橡胶密封圈7、紧固件8、导线固定座10,其特征在于:附图1中的上件体1是一个铝合金材料的构件,其外形是多翼式结构,可根据陶瓷沿面电极3的长度和宽度,确定翼片18的数量和长度,翼片18的截面是锥形的,其厚度在1~3mm,高度20~30mm,亦可根据外形允许的最大尺寸而定,翼片18的根部板形结构,其厚度3~4mm;上件体的底平面有个凹面,其长度和宽度略大于陶瓷沿面电极3的长度和宽度,凹面的深度比陶瓷沿面电极3的厚度大1mm,底平面有对称的6个通孔15,通孔15的数量可根据陶瓷沿面电极3尺寸的大小,可增可减;上件体1两侧有4个对称的定位扣16,用于固定本发生器结构的,中间有两个约12用于固定陶瓷沿面电极3和通过电极导线4的圆孔14;实施中所述图2中的下件体2,其特征在于:下件体2是一个铝合金材料的构件,其外形是多翼式结构,可根据陶瓷沿面电极3的长度和宽度,确定翼片19的数量和长度,翼片19的截面是锥形的,其厚度在1~3mm,高度20~30mm,亦可根据外形允许的最大尺寸而定,翼片19的根部板形结构,其厚度3~4mm;下件体2底面有一凹面,其长度和宽度略大于陶瓷沿面电极3的长度和宽度,平面深度1~10mm,两头有呈v型凹槽,凹槽的顶端与气体进出端内孔5、6相通,进去端5、6的外形为锯齿形状。边缘平面上有一环形沟槽11和6个对称通孔12,通孔12的数量可根据陶瓷沿面电极3尺寸的大小,可增可减。
本实用新型的构件配置和组合是这样的:图3中带双导线的陶瓷沿面电极3,用绝缘胶体20,固定在上件体1上,二导线分别由二只塑料导线固定座10固定,在下件体2的环形沟槽11内嵌入软质氟橡胶密封圈7,将上件体1和下件体2合拢,以紧固件8分别穿入上件体1的通孔15所对应下件体2的通孔12内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淀粉浆除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香烟条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