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氧水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1950.9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7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奚天敬;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南洋中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003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氧 水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氧水车,属于给水体增氧的水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车,叶轮和提水管(桶)是两个功能不同的部件,叶轮只要负责承受流水的冲击,提水管负责装水、储水、放水。这种传统的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大,制造成本高。
现在的供氧水车,一般由电力驱动,系齿轮与轮轴的传动结构。电动机通过轮轴、齿轮带动供氧水车。电动机停止工作时,如欲用水力来带动供氧水车转动,比较困难,因为要同时带动电动机转动需要很大的外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供氧水车,以解决现在的供氧水车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
一种供氧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水转轮,集叶轮和提水管功能为一的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包括一弯月状的底面板,两凹状的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和底面板围成容置腔。
为了使得所述供氧水车在水力、风力等推动下也能转动而无需带动发动机,所述提水转轮采用了中轴棘轮。
为了使得被叶轮组件提起的水能在特定位置流出,所述叶轮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15°,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0°~13°。
本实用新型将叶轮和提水管巧妙地整合为一体,减少了体积,增加了美观性,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成本,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叶轮组件独特的流线型外形和内凹设计,大大减少了叶轮组件在水中转动时的阻力,同时也能最大地利用流水的势能。
本实用新型独特、巧妙地应用了中轴棘轮设计,大大减小了提水转轮正向旋转的阻力,同时也使得所述提水转轮能够以多种方式驱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氧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叶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供氧水车1包括提水转轮11,叶轮组件12。叶轮组件12集叶轮和提水管功能为一。叶轮组件12的个数可以依照实际情况确定。
叶轮组件12包括一弯月状的底面板121,两凹状的侧面板122、123。侧面板122、123和底面板121围成容置腔120。容置腔120用于盛装水。这种设计将叶轮和提水管巧妙地整合为一体,减少了体积,增加了美观性,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降低成本,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叶轮组件12独特的流线型外形和内凹设计,大大减少了叶轮组件12在水中转动时的阻力,同时也能最大地利用流水的势能。
叶轮组件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0°。
提水转轮11采用了中轴棘轮11。中轴棘轮包括中间的棘爪111和套在棘爪111上的棘轮112。棘爪111中间有轴安装孔110。中轴棘轮11的轴安装孔110中设置电动机的输出轴(图中未示出)。电动机转动时,输出轴带动棘爪111转动,棘爪带动棘轮112转动,这样供氧水车1转动。如果供氧水车1是在水利的推动下转动,虽然棘轮112也会转动,但是棘轮112不会带动棘爪111转动,也就是说因为提水转轮11采用的时中轴棘轮11,不会带动电动机转动,也即电动机不会阻碍供氧水车的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南洋中学,未经上海市南洋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