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路的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1862.9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A61M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180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防止 空气 进入 输液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遍使用的输液器排气管和输液管的钢针的长度差不多,该两钢针的长度相差不大于0.5厘米,医护人员在随机的输液操作中,将两钢针插入输液瓶内时,当两钢针斜面相对时,从排气管进入输液瓶内的空气会直接随液体进入到斜面相对的输液管的钢针内,从而使空气进入输液皮管,尤其在快速输液时,莫菲氏管的液面会迅速下降,空气进入血管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就会引起空气进入血管造成空气栓塞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现有输液器缺陷的能避免从排气管进入输液瓶内的空气会直接随液体进入到斜面相对的输液管的钢针内进而可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路的输液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路的输液器,包括用于插入输液瓶内并分别安装在输液管上的空心输液钢针和安装在排气管上的空心排气钢针,该两钢针上具进或出气的孔或斜面,其中,所述两钢针的长度相差1.0-3.0厘米。
优选地,上述的输液钢针和排气钢针的长度相差1.5厘米。
优选地,上述排气钢针的长度比输液钢针的长度长1.0-3.0厘米。
更优选地,上述排气钢针的长度比输液钢针的长度长1.5厘米。
优选地,上述排气钢针的总长度为4.0-5.0厘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解决了从排气管进入输液瓶内的空气会直接随液体进入到排气钢针斜面相对的输液管的输液钢针内的问题,可有效地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路,避免引起输注速度大幅度波动,无法有效调整的缺陷,从而避免空气进入血管造成空气栓塞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路的输液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一种可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路的输液器,包括用于插入输液瓶1内并分别安装在输液管3上的空心输液钢针2和安装在排气管5上的空心排气钢针4,该两钢针上具进或出气的孔或斜面,其中,所述两钢针的长度相差1.0-3.0厘米。所述的输液钢针2和排气钢针4的长度最好相差1.5厘米。
优选地,上述排气钢针4的长度比输液钢针2的长度长1.0-3.0厘米。所述排气钢针4的长度比输液钢针2的长度最好长1.5厘米。所述排气钢针4的总长度最好为4.0-5.0厘米。
如图2,一种可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路的输液器,包括用于插入输液瓶1内的分别安装在输液管3上的空心输液钢针2和安装在排气管5上的空心排气钢针4,该两钢针上具进或出气的孔或斜面,其中,所述两钢针的长度相差1.0-3.0厘米。上述输液钢针2和排气钢针4的安装部通过手柄部6固定在一起。
使用本发明输液器与现有输液器比较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的实验结果,经统计学检测输液滴速在160滴/分时,X12=5.7>X0.025,12=5.02,P<0.025。输液滴速在110滴/分时,X22=4.08>X0.05,12=3.84,P<0.05。当输液滴速在160滴/分、110滴/分时,两输液器有显著差异。当输液滴速在60滴/分、30滴/分时,两输液器无显著差异。本发明的输液器在快速输液时,使用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现有的输液器。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8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多重耐药性的试剂盒
- 下一篇:自动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