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桶搬运和抽取液体油液的两用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71559.9 | 申请日: | 2007-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B65G65/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竺明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桶 搬运 抽取 液体 两用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特别涉及油桶搬运和抽取液体油液的两用小车。
背景技术
油桶常见于民用和生产制造企业,其结构特点是:油桶呈圆柱体,圆形上盖有2个靠近边缘的小圆孔(圆孔1是用于抽取油桶内液体油类的出油孔,圆孔2是保证出油孔出油顺利的气孔,圆孔1、圆孔2在同一条直径线上)。
目前,市场上所能使用的为搬运和抽取分开的二种不同的装置。他们的缺点是:不能把搬运和抽取二种必须要使用的功能结合起来,针对他们不同功能的缺点如下。
1.抽取液体油类的辅助设备有二类:手动吸油泵、电动吸油泵。其不足之处是:(1)手动吸油泵:缺点是在取油过程中,易造成漏、滴、撒的现象,同时,吸油时间长,速度慢。(2)电动吸油泵:必须依靠电源,在野外环境或无电源、远离电源的地方,它的使用就存在问题了。同时,电动吸油泵发生故障,它的维修费用也较高。
2.搬运油桶的辅助设备有二类:机械搬运车,如叉车和人工搬运小车。其不足之处是:(1)机械搬运车:缺点是小型的企业和个人必须考虑他们的生产成本,使用条件受经济限制。(2)人工搬运小车:缺点是只能完成搬运的目的,无法达到抽取油桶内油类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油桶搬运和抽取液体油液的两用小车,能把搬运油桶和抽取油桶内液体油类相结合的装置,在人工条件下完成搬运和抽取油桶内的液体油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油桶搬运和抽取液体油液的两用小车,包括,搬运支架,为一框架结构,其具有一底部及连接其上的侧面支架;推动手柄,倾斜设于侧面支架上;行走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固定于搬运支架底部一端,其一端还连接一连杆,该连杆与搬运支架底部成一角度;转向轮,连接于固定支架上;固定轮,安装于连杆外端部。
又,所述的连杆与搬运支架底部成角度40~70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油桶托片,安装于搬运支架框架结构上。
所述的推动手柄与侧面支架成3~10度。
所述的推动手柄端部设有可伸缩式支撑脚。
当需要抽取油液时,将搬运支架倾斜,使推动手柄落地,作为前支撑,此时,转向轮离开地面,固定轮保持落地,作为后支撑;由于推动手柄与搬运支架成一角度,固定轮也与搬运支架成一角度,使搬运支架倾斜呈前高后低,便于出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2、搬运、调换、操作、维修方便。
3、使用中不受生产场地限制。
4、在取油过程中,可有效控制用量,以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油桶搬运和抽取液体油液的两用小车,包括,搬运支架1,为一框架结构,其具有一底部11及连接其上的侧面支架12;推动手柄2,倾斜设于侧面支架12上,与侧面支架12成4度角;行走机构3,包括,固定支架31,固定于搬运支架1底部11一端,其一端还连接一连杆32,该连杆32与搬运支架1底部11成40角度;转向轮33,连接于固定支架31上;固定轮34,安装于连杆32外端部。
另外,所述的推动手柄2端部设有可伸缩式支撑脚21。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油桶托片,安装于搬运支架框架结构上,该托片呈与油桶相匹配的圆弧形,以托住油桶。
参见图2、图3,将油桶4放置于搬运支架1上,搬运时,将搬运支架1倾斜,转向轮33与固定轮34落地,位于同一平面,推动推动手柄2使小车行走。
当需要抽取油液时,将搬运支架1倾斜,使推动手柄2落地,作为前支撑,此时,转向轮33离开地面,固定轮34保持落地,作为后支撑;由于推动手柄2与搬运支架1成一角度,固定轮34也与搬运支架1成一角度,使搬运支架1倾斜呈前高后低,便于出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人工条件下,受工况条件限制、受生产成本条件限制;提高搬运和抽取液体油类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