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矫机工作辊的接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1522.6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青;王永利;王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5/14 | 分类号: | B21B3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工 接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是属于酸洗联轧机拉矫机,具体地说是改进该拉矫机工作辊的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拉矫机对酸洗效率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拉矫机工作辊对带钢施加巨大的弯曲力,使带钢表面致密的氧化层在弯曲力作用下产生裂纹(简称破鳞)。在酸洗过程中,酸液通过裂纹进入带钢氧化层,充分与氧化层进行反应,将氧化层完全清除,露出金属原有的光泽。由于工作辊与带钢之间存在巨大的作用力,为了保证弯曲破鳞的效果,工作辊在直径设计上只能采用小直径(80mm),这就使得工作辊轴头和旋转接头设计要合理,一旦结构上有任何小问题就会产生轴头断裂或旋转接头轴承烧损的恶性事故。
原工作辊设计采用成对角向推力轴承来克服拉矫过程中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具体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通过锁定螺母1’将两个角向推力轴承4’、6’及中间的轴承隔圈5’固定在工作辊轴头11’上,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装配在轴承座10’内。正常工作时,轴承座10’与辊盒挡板12’接触,由于辊盒挡板12’是固定不转的,所以轴承座10’也固定不动,而工作辊11’及角向推力轴承4’、6’是转动的。
带钢在拉伸矫直过程中由于板型原因(双边浪或单边浪的存在),作用在工作辊上的轴向力近2吨,这种轴向力并非持续作用力而是一种冲击负荷,角向推力轴承4’、6’虽然能够承受轴向负荷但由于接触角的限制很难在这种工况下稳定工作。由于采用了轴承隔圈5’的形式将角向推力轴承4’、6’进行了刚性连接,因此在冲击的作用下经常会使角向推力轴承4’、6’碎裂。
带钢拉伸矫直过程中,由于速度快,角向推力轴承4’、6’除了要承受径向负荷外,还要承受高速的过程,角向推力轴承4’、6’在承受了轴向交变冲击负荷和径向负荷后,耐高速性能下降,经常会发生烧损。由于轴承烧损卡死,有时还会导致轴头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矫机工作辊的接头装置,它能够解决轴承轴向和径向载荷低的缺点,改善轴承的承载能力,防止轴承轴向窜动,避免了因轴头断裂而导致整个工作辊报废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拉矫机工作辊的接头装置,包括轴头,套在轴头外的轴承座,它们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的一端固定安装一轴承座端盖,轴承座的另一端伸入工作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轴头的中部具有一肩台,一端伸出轴承座端盖,轴承设置在肩台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的右端呈圆锥形,伸入设有与其相对应形状的孔的工作辊中,与工作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头肩台的一侧设有一深沟球轴承,另一侧依次装有一平面推力轴承和一深沟球轴承。
优选地,所述轴头一侧的深沟球轴承和肩台之间设有一吸振弹簧。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端盖上还设有油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深沟球轴承和平面推力轴承,设计了轴头和工作辊的分体结构,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该装置提高了轴头的轴向和径向承载能力,并有效避免了由于板型不良产生的轴向冲击对轴承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可拆分轴头的设计大大节约了备件成本,使轴头能够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头及轴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一轴承座3,其左端安装一轴承座端盖11,轴承座端盖11上开有通孔,其孔内装有一油封8,轴承座端盖11与轴承座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轴承座3的右端呈圆锥形,伸入设有与其相对应形状的孔的工作辊1中,并与工作辊1通过螺栓2固定连接,这样使得轴承座3与工作辊1成为一整体,且两者一起转动。当工作辊1磨损更换后,轴承座3和轴头10可与新的工作辊装配继续使用。
轴头10,其左端呈圆柱形,从轴承座端盖11的通孔伸出,与辊盒挡板9接触。由于辊盒挡板9不转动,所以轴头10也不转动。轴头10的中部设有一肩台,右端设成台阶状。
轴头10的左端上设有一深沟球轴承7,深沟球轴承7的外圆与轴承座端盖11内部的伸出端相接触,深沟球轴承7的内圆与一吸振弹簧6相接触。吸振弹簧6放置在深沟球轴承7与肩台之间,可减缓因来料板型的突变对轴头10产生的轴向冲击力,避免深沟球轴承7由于冲击所造成的碎裂问题。肩台的右侧设有一平面推力轴承5,其左端面与肩台接触,右端面与轴承座3的台阶处接触。带钢在矫直过程中由于双边浪甚至使单边浪的存在,作用在工作辊1上的轴向力近2吨,采用平面推力轴承5可以大大提高轴头10在工作中对轴向负荷的承载能力。轴头10台阶处的右侧还设有一深沟球轴承4,深沟球轴承4采用间隙配合方式装入轴承座3中,与深沟球轴承7配合使用,用于承载高的径向负荷,在工作辊承1受轴向冲击时可与吸振弹簧6配合,实现轴向窜动吸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未经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