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71210.5 | 申请日: | 2007-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9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庄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23/50 | 分类号: | B66C23/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3157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桥梁施工中使用的吊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宜大型吊装设备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情况的拼装吊机。
背景技术
在农村施工高架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结束后,需架设板梁,架设板梁一般都用大型吊机,然而在农村河流比较多,小桥较多,大型吊机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此种情况下,需要一种能在现场快速拼装成的吊机,且该吊机还必须能平稳行使、承载力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机,该吊机可容易地利用已有的构件在施工现场拼装而成,并且该吊机承载力大且能平稳行使而能满足桥梁吊装施工的需要。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吊机的特点是包括:钢轨、钢管、底盘、底盘支座、万能杆立柱、配重、滑轮组、滑轮组支座以及卷扬机;其中,底盘包括多根第一横梁和多根第一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是垂直地相交;底盘支座具有弧面状的底面;万能杆立柱设置在底盘的一端;配重设置在底盘的另一端;滑动组包括多个定滑轮和至少一个动滑轮;滑轮组支撑用于支撑滑轮组,包括多根第二横梁和多根第二纵梁,第二纵梁固定于万能杆立柱的柱顶,且第二横梁垂直地相交于第二纵梁,滑轮组由多根第二横梁支撑;卷扬机设置在底盘的另一端,其上的钢丝绳通过滑轮组吊起重物;其中,多个底盘支座焊接于底盘且通过其弧面状的底面放置于多根钢管上,钢管放置于钢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吊机具有许多的优点,比如说可以由现有的各种构件之间组拼成,并且当吊机完成施工后,大部分组成构件可以无损伤地拆卸,以至于吊机很容易搬离施工现场,并且吊机还可以在下次施工时由先前的组成构件重复拼装,吊机能重复使用,并且由底盘支座的弧面状底面与圆钢以及圆钢与钢轨配合,吊机能平稳行使,经申请人的实验表明,吊机的起重量在20t以上,能满足大多数的桥梁吊装施工的需要。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机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吊机的底盘的平面图;
图3是图1中的底盘与万能杆的连接处的局部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柱顶的滑轮组支座与万能杆立柱的连接处的局部视图;
图5是图1中的滑轮组支座与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连接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尽管后面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有些术语则是申请人按其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应根据本申请欲揭示的精神来理解。
如图1所示,吊机1包括钢轨11、钢管12、底盘13、底盘支座14、万能杆立柱15、配重16、滑轮组17、滑轮组支座19和卷扬机18。万能杆立柱15设置在底盘13的一端,配重16和卷扬机18设置在底盘13的另一端,滑轮组支座19设置在万能杆立柱15的柱顶,用于支撑滑轮组17,底盘支座14具有弧面状的底面,多个底盘支座14焊接于底盘13且通过其弧面状的底面放置于多根钢管12之上,钢管12放置于钢轨11上。卷扬机18的钢丝绳通过滑轮组17吊起重物,并且吊机1还可以通过钢轨11移动,以扩大其工作范围。其中的底盘支座14在本实施例中是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当然底盘支座14还可以是其它材料形成,只要其具有弧面状的底面即可。吊机1还可以包括配重16’,设置在底盘13的所述一端,以增强吊机1的抗倾覆能力。
如图2所示,底盘13包括多条第一横梁132和多条第一纵梁134,第一纵梁134是垂直于第一横梁132而与第一横梁132相交,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3是由槽钢拼装而成,第一横梁132可以是一对槽口背向而有间隙地设置的槽钢,第一纵梁134也可以是一对槽口背向而有间隙地设置槽钢,还可以是单根槽钢,在图1中的底盘主要是由第一横梁132承受载荷,因此第一纵梁134最好是设置成单根槽钢,以节省材料。部分第一横梁132还可以是一对槽口相对无间隙地连接的槽钢,该部分第一横梁132不与万能杆立柱15连接。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吊机的底盘13的结构不限于此,底盘13可以是由槽钢、角钢或工字钢等多种型钢拼装而成,并且底盘13除了包括第一横梁132和第一纵梁134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元件,比如说在多根第一横梁132和多根第一纵梁134相交形成的方形框的对角可以连接型钢加劲杆(未在图中显示),以使底盘13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金磁微粒去除高丰度蛋白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