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调器室内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1000.6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8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翁文兵;丁海燕;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调器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贯流风机、下回风上送风的壁挂式或台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分体空调器(包括壁挂式和柜式)的室内机都采用前出风、直吹风的送风方式,将空调风直接送至室内人员的活动区域,这种送风方式虽能满足人们对房间的平均温湿度的预期要求,但由于有明显的吹风感,使人感到不舒适,尤其是在空调状态下工作或睡眠,当出风口直接对着人体时,局部温度偏差较大,风速较高,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要避开风口,挪动办公桌或床体,在本来不大的房间中寻找合适位置,常常给使用者带来不少麻烦,因此影响了空调带给人们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分体空调器室内机,克服现有空调器前出风、直吹风送风方式的不足,在满足室内负荷要求的同时,均匀室内空气温度,消除对人体的直接吹风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下回风上送风的气流组织方式,其中送风风机采用贯流风机,从空调器室内机的顶部送风,风口同时布置前后、左右导叶片,前后导叶片由电动装置驱动,可自动改变送风方向。回风口位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底部,采用条形回风口,同时设置初效过滤网。本实用新型在空调器室内机的背部设置了挂装机构,同时在其底部可配置支撑机构,适合安装在卧室或起居室内电视机后面的墙上或电视机柜上。
一种新型空调器室内机,它包括壳体、贯流风机、条形回风口、出风口、蒸发器、过滤网、积水盘和挂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贯流风机、蒸发器、积水盘、过滤网在机内由上而下依次排列,出风口位于机体顶部且布有前后、左右导流叶片,回风口位于机体底部。
室内空气由回风口进入分体空调器室内机,在机体内产生由下向上的流动过程,出风口空气流倾斜朝上,吹向天花板,然后扩散下沉,避免了直接吹向人员活动区域,消除了对人体的吹风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满足消除室内冷热负荷的同时,消除对人体的直接吹风感,均匀室内空气温度,使得空调房间更符合舒适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布局示意图。
1.机体,2.回风气流,3.条形回风口,4.出风口,5.挂装机构,6.出风口气流,7.贯流风机,8.蒸发器,9.过滤网,10.积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空调器室内机,如图1所示。它包括机体1、贯流风机7、条形回风口3、出风口4、蒸发器8、过滤网9、积水盘10和挂装机构5,其中贯流风机7、蒸发器8、积水盘10、过滤网9在机内由上而下依次排列,出风口4位于机体1顶部且布有前后、左右导流叶片,条形回风口3位于机体1底部。
本实施例的机体1采用挂装机构5挂装于墙壁上,当空调器运行时,室内回风气流2经条形回风口3进入空调器室内机,先经过过滤网9、蒸发器8处理后,由贯流风机7将气流由出风口4送入室内,空气在机内流动过程是一个垂直向上的过程。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凝结水由积水盘10收集后经导管(图中未画出)排到室外。本实用新型启动时,出风口4的前后导叶片自动向前倾斜,气流吹向天花板,遇阻挡后均匀扩散下沉,避免了直接吹向人员活动区域,消除了出风气流给在床上休息的人带来的吹风感,停机后前后导叶片自动关闭。本实用新型可配置遥控器,控制室内机的运行。在遥控器上可以设定开停时间、温度、风量大小,出口导叶片位置,运行模式(制冷、制热、除湿、循环风)等;另外,本空调器室内机也可置于电视机后,电视柜上方,或采用底部支架,放在家俱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