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解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763.9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汪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方富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解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体的杀菌、除垢、防腐多采用化学方法,需要在处理过程中添加大量的化学药剂,虽然这样的水处理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提高运行成本,并且容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处理水量小,运作面积狭隘.添加药剂的方法需要采购运输添加,计量加药泵要监管保养、维护、运行操作繁杂,在制水过程中浪费大量水源,不的利用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避免使用化学药剂,环保性高的微电解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电解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上盖、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一根中心电极棒,所述的中心电极棒由所述的上盖伸入到所述的壳体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电控箱,所述中心电极棒的绝缘体的上部电极棒端部与所述电控箱的电极连接。
所述的中心电极棒与上盖间设有绝缘密封件。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上部的侧壁。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的侧壁。所述的壳体下部连接有集液筒,在所述集液筒靠近下底面的侧壁上设有排污口。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支架,所述的电控箱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中心电极棒为金属电极棒。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成本低;
2、避免二次污染,环保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壳体;2-上盖;3-进水口;4-出水口;5-中心电极棒;6-电控箱;7-绝缘密封件;8-集液筒;9-排污口;10-支架;11-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微电解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上盖2、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还包括一根中心电极棒5,中心电极棒可选用金属电极棒。该中心电极棒5由上盖2伸入到壳体1内,在壳体1的一侧设有电控箱6,中心电极棒5的顶端部分与电控箱6的电极部分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解电路。
中心电极棒5与上盖2间设有绝缘密封件7。进水口3设置在上盖2的上部的侧壁。出水口4设置在壳体1的下部的侧壁。壳体1下部连接有集液筒8,在集液筒8靠近下底面的侧壁上设有排污口9。在壳体1的外侧设有支架10,电控箱6安装在支架10上。在上盖2上还设置有排气口11,
在使用时,电解电路通电,原水从进水口3流入壳体1,在壳体1中经过电解处理,从出水口4流出,水中钙、镁离子等形成的水垢沉淀在集液筒8的底部,达到一定数量时,可打开排污口9排出集聚的水垢。
本实用新型使水中某些活跃的氧化元素和氯离子连续产生臭氧及活性氯,能最大化杀灭了水中细菌、微生物、虫卵、水藻,去除水中过量化合物及有害物质。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解的方式,使除垢、防腐蚀:通过控制电解的方式还可以诱发水中的钙、镁离子,先行形成水垢,并使其积聚沉淀于一个受控制的水垢收集器中,加以排放。同时,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剂能在金属管网上形成保护膜,达到了防腐蚀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一款高效率、大流量的水质处理器,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使出水水质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具有独特的平衡水质作用。且可操作性强,使用及维护成本低廉,取替了目前水处理领域通过添加药剂来处理水质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了在不添加化学添加剂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对水体的微电解过程,使水体中产生臭氧(O3)、双氧水(H2O2)等电化学反应,采用电化学的方式来达到处理水质的目的,以环保的方式,解决了水体的杀菌、除垢、及有机物污染等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方富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方富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电脑
- 下一篇:一种Mo-Si-Al-K冷轧薄钼板带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