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荷自适应高温型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692.2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8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井龙;胡泳波;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冷气机厂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褚竺 |
地址: | 20007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自适应 高温 蒸汽 压缩 冷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几个蒸发回路的可改变制冷能力的压缩装置,特别是一种并行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加工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工工艺过程需要工艺冷却,一些特殊工艺冷却过程的工艺冷却水温要求在20℃~30℃之间,导致常规冷水机组无法满足直接工艺冷却需求,因为常规冷水机组只能提供15℃以下的冷水,为此,必须在现有的系统中配置相应的各种辅助设备,才能提供20℃~30℃之间的工艺冷水,因而使整个工艺冷却系统结构大大复杂化,不仅初投资大,而且运行和维护费也高;此外实际操作中,不同时段希望能提供不同温度的工艺冷水,而且不同时段的热负载也在变化,现有的冷水机组由于其制冷系统匹配不合理,导致机组可靠性受到负面影响,如工艺用冷水机组运行于部分负荷时,压缩机吸气温度过高,压缩机电机无法得到合理冷却,存在烧毁压缩机电机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荷自适应高温型蒸汔压缩式冷水机组,它能简化蒸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结构,又能适应特殊工艺冷却水温的需求,同时保证机组运行具有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组包括有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供液电磁阀、压力膨胀阀、蒸发器和控制箱,压缩机排气口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连接有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经供液电磁阀和热力膨胀阀连接有蒸发器,蒸发器连接有压缩机吸气口,蒸发器的进出水口分别连接有水源和用户,控制箱连接有压缩机驱动电机、各电磁阀和传感器,其特点是:干燥过滤器的出口并联连接有多组蒸发器供液通路,每个通路上均设置有串联的供液电磁阀和热膨胀阀,蒸发器上设置有和干燥过滤出口并联的蒸发器供液通路数量相同的进液管组,各进液管线分别连接有对应的通路和工作腔,蒸发器上设置有和进液管组数量匹配的前、后隔板。满负荷运行时,和常规机组机同,部分负荷运行,机组能使蒸发器换热面积和制冷剂流量、压缩机负载和用户匹配,确保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蒸发器内多路制冷剂循环换热,而公用制冷剂回气端口、换热面积可选择、每路单独制冷剂流量调节均对应蒸发器内换热循环回路,仅在控制器上设置相应控制元件,即可实现机组负荷自适应功能,对比传统机组需添设许多辅助设备和控制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大大简化,不仅初投资不大,其运行和维护费也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制冷流程、换热面积和机组负载匹配,确保压缩机具有合理的吸气压力和温度,使压缩机驱动电机能得到冷却而可靠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荷自适应高温型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向视图。
图4是图2中前隔板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后隔板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负荷自适应高温型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包括有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蒸发器供液通路4、蒸发器5、喷射供液电磁阀6和控制箱。
压缩机l由电机驱动,其排气口11经制冷剂管道连接于冷凝器2的进口21,并在该管道上设置有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的传感器111、112。
冷凝器2,其进口21经制冷剂管道和压缩机1的排气口11连接,其出口22经制冷剂管道和干燥过滤器3连接,冷凝器2的冷却水进出如图1箭头所示。
干燥过滤器3,其进口31经制冷剂管道和冷凝器2的出口22连接,其出口32经制冷剂管道和蒸发器供液通路4连接。
蒸发器供液通路4是由一多组并联的通路,图1所示是两组并联的通路,在每一通路上均设置有串联的供液电磁阀41、41’和热力膨胀阀42、42’,蒸发器供液通路4连接于蒸发器5。
蒸发器5,如图2、3、4、5所示,是对应蒸发器供液通路4为两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示意图,蒸发器5包括有本体51、1#2#进液管组51、51’,回气总管52、前端盖53、前隔板组54、后隔板组55、后端盖56,其中本体50、1#2#进液管组51、51’、回气总管52、前后端盖54、56和常规干式蒸发器结构相同,图4是前隔板组54轴向视示意图,图5是后隔板组55轴向视示意图,和现有结构比较,本实用新型是将本体50分为两组制冷剂进液管,而这两组制冷剂进液管在互不相遇的换热管回路中(工作腔)流动并换热,充分换热后的制冷剂气液混合物从同一通道——回气总管52流入压缩机1的吸气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冷气机厂,未经上海冷气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空间光通信多载波调制装置
- 下一篇:运行模式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