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格行走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473.4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2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陆佩华;徐亮;徐晓明;马政文;吕合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2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格 行走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析大鼠行走功能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动物实验是医学上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可了解和验证一些医学实验结果。目前,动物损伤试验大多通过大鼠和相应的实验装置进行,使用网格行走检测装置可以评估大鼠损伤后恢复情况。传统的实验装置是一个能让大鼠向前行走的狭窄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下面铺设网格,未受伤的大鼠在网格上行走不会踩入网格,但受伤后的大鼠运动能力降低,在网格上行走时会踩入网格。由于损伤后的大鼠仍然保留部分运动功能,踩入网格后可重新爬上来继续向前行走。为了研究大鼠的运动恢复情况,需要记录大鼠行走过程中掉下网格的次数。然而,现有的实验装置是通过人工观察方式统计大鼠踩入网格的次数。由于大鼠行走的速度变化无常,大鼠在快速行走的情况下,人眼难以确认大鼠的腿脚是否真正落入网络。人工计数,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格行走检测装置,它不但能使大鼠在规定的网格上运动,而且可以使用电子装置统计大鼠落入网格的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格行走检测装置,包括机箱,机箱内有适合大鼠直线运动的跑道,跑道的底部有网格板,网格板下方有空腔,摄像装置或电信号传感装置对应空腔;摄像装置或电信号传感装置连接计算机而构成大鼠足迹分析仪。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支架和视频采集卡,摄像机安装在支架上并与机箱构成可分离结构,摄像机带广角摄像系统,摄像机距离机箱的距离大于60厘米,摄像机连接计算机。
所述摄像装置至少有2个摄像头构成,摄像头对应网格板下方,摄像头固定在机箱的延伸部位。
所述电信号传感装置由网格板下方的水槽构成,水槽内有导电液,网格板由金属材料构成,水槽与网格板分别通过导线连接通讯接口。
所述电信号传感装置为网格板下方的感光屏,感光屏固定在空腔的背面,感光屏对应投射光线的灯具;感光屏电路连接通讯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因为,跑道的底部有网格板,网格板下方有空腔,摄像装置或电信号传感装置对应空腔;摄像装置或电信号传感装置连接计算机而构成大鼠足迹分析仪。所以,大鼠在网格板上跑动时,摄像装置或电信号传感装置可捕捉到腿脚落入网格板的信息;摄像装置或电信号传感装置可将捕捉到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处理,通过计算机可显示大鼠行走的出错次数和行走时间,甚至可分别显示大鼠左、右腿的出错次数。本实用新型可在进行损伤动物实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实用新型使用摄像装置时,可采用成熟的视频采集方案及高可靠性的算法,系统的可靠性较高;另外,由于使用了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还可通过修改软件算法满足用户的多种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软件设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改变体积的杯子
- 下一篇:一种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