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栅对中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471.5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谢进琪;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C03B27/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树德 |
地址: | 20131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挡风玻璃,特别是汽车后挡玻璃急冷淬火段工艺中的风栅对中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风栅是在钢化玻璃的成型工艺中,使玻璃急冷硬化,形成内部应力的工艺过程。要求玻璃能够被快速的,均匀的冷却,使玻璃形成良好的应力,内部没有应力集中,保证玻璃在碎裂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大小,起到安全作用。
为了使玻璃1能够快速均匀的冷却,要求风栅的上进气孔3、下进气孔4(如图1示)能够上下准确对齐,这就要求风栅定位,包括上、下风栅片2,5的定位,使上下孔对齐在玻璃形成应力的工艺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往都是操作者通过眼睛判断原上标志7和原下标志8(如图2示)是否对齐来判断上、下风栅6,9是否对齐,容易造成偏差。而且这个偏差所引起的应力差异在生产线上是无法观测的,需要在以后的碎片试验中获得,一旦不合格就需要重新调试。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稳定性及效率难以获得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急冷淬火生产工艺中风栅对中定位装置,在风栅的制造过程中安装导柱导套,能够达到上、下风栅准确对齐定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上风栅两侧各装有上导套、下风栅两侧与上风栅的上导套垂直位置各装有下导套;一导柱与上导套和下导套匹配穿接后、用一手柄与导柱中下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导柱插入导套结构,使风栅的吹气孔能够上下准确对齐,重复性一致性好,且结构简单实用,稳定性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模具的装配时间,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栅吹气孔结构图。
图2为现有上下风栅对齐标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栅对中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 A-A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图1,2中
1—玻璃 2—上风栅片 3—上进气孔
4—下进气孔 5—下风栅片 6—上风栅
7—原上标志 8—原下标志 9—下风栅
图3,4中
6—上风栅 9—下风栅 10—上导套
11一下导套 12—导柱 1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栅对中定位装置,在上风栅6两侧各装一只上导套10、下风栅9两侧与上风栅6上导套10垂直位置各装二只下导套11;一导柱1 2与上导套10和下导套11匹配穿接后、用一手柄13与导柱12中下部连接,导柱12可在二下导套11之间上下移动。
使用时,导柱12上下移动插入上导套10中,使上进气孔3与下进气孔4准确对中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窗型田栅阵列半导体封装件
- 下一篇:带摩擦装置的窗户开关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