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70152.4 | 申请日: | 200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格致中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E04H12/00;E04H12/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玉芳 |
| 地址: | 2000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拔杆如拔除电线杆,还是需要人工。人工拔杆,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拔杆装置,以解决现在人工拔杆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种拔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拔杆机构;所述拔杆机构包括夹辊组,每组夹辊组包括两夹辊。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源、电动机及其输出轴。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齿轮、夹辊齿轮、传动齿轮;所述电动机齿轮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夹辊齿轮安装在所述夹辊上,每组夹辊上两夹辊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电动机齿轮和夹辊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机构使得每组相啮合的夹辊齿轮滚动,带动每组夹辊中的两夹辊相互反向混动,夹住杆状物后,即可拔起。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拔杆装置,与重型车辆结合,将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拔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拔杆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源(图中未示出)、电动机1及其输出轴11。电动机1的输出轴11上安装有电动机齿轮21。
电动机齿轮21的左边啮合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22a。图中所示为一个传动齿轮,也可为多个,甚至不设置传动齿轮。
夹辊组包括两夹辊31、32,两夹辊的辊轴31a、32a上安装有夹辊齿轮31b、32b。夹辊齿轮31b、32b相啮合。传动齿轮22a与其中一夹辊齿轮32b相啮合。
电动机齿轮21的右边啮合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22b。图中所示为一个传动齿轮,也可为多个,甚至不设置传动齿轮,优选的方式是与左边的传动齿轮对称。
右边的夹辊组包括两夹辊33、34,两夹辊的辊轴33a、34a上安装有夹辊齿轮33b、34b。夹辊齿轮33b、34b相啮合。传动齿轮22b与其中一夹辊齿轮33b相啮合。
电动机1的工作带动电动机输出轴11以及安装在电动机1输出轴11上的电动机齿轮21的转动。
电动齿轮21的转动带动左边的传动齿轮22a的转动,传动齿轮22a的转动带动了夹辊齿轮32b的转动,夹辊齿轮32b的转动带动了夹辊齿轮31b的转动。夹辊齿轮31b、32b的转动,带动了夹辊31和夹辊32的转动,夹辊31和夹辊32反向转动,将夹辊组的夹辊31和夹辊32夹在杆41上时,就可以拔起杆41了。
电动齿轮21的转动带动右边的传动齿轮22b的转动,传动齿轮22b的转动带动了夹辊齿轮33b的转动,夹辊齿轮33b的转动带动了夹辊齿轮34b的转动。夹辊齿轮33b、34b的转动,带动了夹辊33和夹辊34的转动,夹辊33和夹辊34反向转动,将夹辊组的夹辊33和夹辊34夹在杆42上时,就可以拔起杆42了。
实际应用时,应当设置安装壳体,在安装壳体上设置安装孔,安装孔中安装轴承,通过轴承将夹辊组等组装起来。这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格致中学,未经上海市格致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