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馏机的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69930.8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6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清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清木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惠敏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馏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蒸馏机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是以往一蒸馏机1,包含一本体11及一盖体12,本体11内设有一开口朝上的内胆13,内胆13可储水且底部连设有加热器14,加热器14电连接一电连接器15,透过插接一电源线(图未示)于电连接器15可自外部电源汲取电力。盖体12顶面开设有通风孔121,且盖体12内设有一冷却器16,冷却器16具有一导管161及一散热单元162,导管161的一端163延伸至内胆13中,另一端164则延伸至连通出水管17,配合图2,散热单元162设于导管161的外周面,具有相互间隔且沿导管161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分布的多数散热片165,为加强散热效果,盖体12内还设有一风扇18。
当加热器14电连接外部电源时,加热器14将电能转为热能,对内胆13中的水加温,使得水逐渐升温至沸腾,进而变相为水蒸气,水蒸气自导管161的一端163进入导管161,所述散热片165及风扇18协助将导管161的热传递散发至外部,使得水蒸气在导管161内流通的过程中渐渐冷却进而凝结,凝结水沿导管161流动至导管161另一端164,经由出水管17流出蒸馏机1,并由一储水容器2盛装以供使用者饮用,由于水蒸气与原本水中的杂质分离,且高温可达杀菌效果,储水容器2所搜集的凝结水是品质较佳的纯水。
所述散热片165是以螺旋状的绕片固定方式安装于导管161上,详细来说,就是将铝片以长侧边紧贴导管161外周面地沿导管161长度方向连续环绕,使得铝片呈螺旋状地卡固于导管161的外周面,而构成相互间隔且呈螺旋状分布的所述散热片165。此一装配方式使得两两散热片165必须相隔较宽的间距,导致导管161所能安装的散热片165片数变少,而所述散热片165与导管161的接触面积仅为线的接触,散热效果较差。此外,为了防止导管161在安装散热片165的过程中变形,导管161是选用坚硬的不锈钢制成,但不锈钢导热系数不佳,使得导管161无法有效率地将热传递至外围的所述散热片165,而影响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散热效果佳的蒸馏机的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蒸馏机的冷却器,包含:一支导管,及一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包含多数片散热片,各散热片包括一形成有一配合该导管外径的穿孔的片体及一位于该片体且垂直该片体的间隔部,该导管穿设于各该散热片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将该导管穿设于各该散热片的穿孔,使各该散热片连设于该导管的外周面,不但可有效将热自该导管传递至所述散热片,且可密集安装较多数量的散热片于该导管,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以往一蒸馏机;
图2是一局部立体图,说明以往该蒸馏机的一冷却器;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蒸馏机的冷却器的较佳实施例;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组合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剖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蒸馏机的冷却器2,安装于蒸馏机内,包含:一支导管21,及一组散热单元22。导管21是一圆管体,散热单元22则包含多数片散热片221,各散热片221包括一片体222及一位于片体222且垂直片体222的间隔部223。本实施例中片体222的形状是以一圆形片体为例来说明,但熟习该项技艺者当知,片体222的形状可依设计需求而调整,并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揭露者。片体222正中心形成有一配合导管21外径的穿孔224。
为加强散热片221与导管21间的接触面积,间隔部223是垂直设于片体222的穿孔224的周缘,且间隔部223的形状以一环状体为佳,而间隔部223的内径相同于穿孔224的孔径。另外,本实施例间隔部223是以位于片体222的一侧为例来说明,当然,间隔部223亦可设于片体222的两侧。
配合图5,在组装时,先将导管21穿过各散热片221的穿孔224,且各散热片221的间隔部223朝向同一方向,每相邻二散热片221的后一散热片221的间隔部223抵靠前一散热片221的片体222,使得所述散热片221的片体222以间隔部223为间距相互间隔地套合定位于导管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清木,未经郭清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