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顺序充填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9925.7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旸;刘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纬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妙春 |
地址: | 20161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序 充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填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CNG充填系统,采用电磁阀和压力开关来进行逻辑控制。因为CNG是爆炸性气体,所以电气控制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机械控制的充填系统,以解决现在充填系统存在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顺序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压缩机供气管路;
两个以上压力等级不完全相同的储气瓶;
各储气瓶充气管路,所述各储气瓶充气管路一头依储气瓶压力等级从小到大的次序连接压缩机供气管路,另一头连接各储气瓶;
在各储气瓶充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保持阀(稳压阀)、单向阀和储气瓶供气管道。
压力等级最高的储气瓶的储气瓶供气管道与该等级的储气瓶充气管道、压缩机供气管道交汇;在所述压力等级最高的储气瓶的储气瓶供气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在所述压力等级最高的储气瓶的储气瓶供气管道与压缩机供气管道交汇处之前,上一储气瓶的储气瓶充气管道与压缩机供气管道连接处之后的压缩机供气管道上也设置有单向阀。
使用时,只要设置好压力保持阀的压力,就可按压力保持阀的压力等级按顺序对储气瓶供气。
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控制压缩机对储气瓶供气的顺序,安全可靠,成本经济。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
顺序充填系统,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可通过压缩机供气管路10直接给高压售气系统3a供气。该顺序充填系统中包括低压储气瓶2c、中压储气瓶2b和高压储气瓶2a。低压储气瓶2c、中压储气瓶2b和高压储气瓶2a通过低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c、中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b、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依压力从低到高的次序连接在压缩机供气管道10上。低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c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保持阀6c、单向阀7c和低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c;中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b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保持阀6b、单向阀7b和中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b;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保持阀6a、单向阀7a和高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a。其中,低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c连接低压售气系统3c;中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b连接中压售气系统3b;高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a连接压缩机供气管道3a,且与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交汇。在高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a上设置有单向阀7d,在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和中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b之间的压缩机供气管道10上设置有单向阀7e。
在低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c前的压缩机供气管道10上设置有球阀8d,在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后的压缩机供气管道10上设置有球阀8a;在低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c上设置有球阀8c,在中储气瓶供气管道5b上设置有球阀8b。在高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a和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连接处设置有压力表9a,在中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b和中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b连接处设置有压力表9b,在低压储气瓶供气管道5c和低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c连接处设置有压力表9c。
将低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c、中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b和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上的压力保持阀6c、6b和6a的压力从高到低设置。低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c上的压力保持阀6c的压力最高,中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b上的压力保持阀6b的压力其次,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上的压力保持阀6a的压力最低。
压缩机1工作时,与压缩机1相通的管道中的压力上升,达到高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a上的压力保持阀6a预先设定的压力值时,压力保持阀6a打开,开始给高压储气瓶2a供气;给高压储气瓶2a充气到6a设定值后,高压储气瓶2a与压缩机1相通的管道中的压力继续上升,达到中压储气瓶充气管道4b上的压力保持阀6b预先设定的压力值时,压力保持阀6b打开,开始给中压储气瓶2b供气;止回阀7a、7e可以防止高压储气瓶2a中的气供给中压储气瓶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纬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汉纬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燃料钢瓶
- 下一篇:基于UART和双任务模型的DSP实时调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