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9伏锂离子可充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9399.4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2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峰;施财辉;高鹏坤;陈瑶;吕成学;艾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朗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38;H01M2/20;H01M2/02;H01M4/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406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重复使用的二次电源(可充电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9伏锂离子可充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一些仪器仪表(如万用表)需要使用9伏的电池作为电源进行工作,而目前已有的电池的输出电压都低于9伏,必须使用多只电池串联的方式来达到需要的9伏电压。同时,特定的电池具有特定的输出电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电池都可以通过串联达到9伏的电压输出。最早使用的是碳性或者碱性的一次电池(1.5伏)6只进行串联来使用,随后,有人使用6-7只可以循环使用的镍镉和镍氢电池串联使用,解决了反复使用的问题,提高了使用效率。但是,由于这些电池输出电压的问题,所以串联后常常低于所要求的9伏电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9伏锂离子可充电池,主要解决现有的9伏电池需要使用多只电池串联方式来实现,且串联后的输出电压都低于9伏的技术问题,该电池具有温定的9伏输出电压,具有更高倍率的放电能力,更环保、更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9伏锂离子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放置基本电池单元的具有一端敞口的壳体和一盖设于敞口的上盖,上盖上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该壳体中装有3只使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活性材料的基本电池单元,基本电池单元串联,其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与上盖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连接。
所述的9伏锂离子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基本电池单元在壳体内为上、下平行堆叠放置。
所述的9伏锂离子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基本电池单元在壳体内为左、右平行放置。
所述的9伏锂离子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基本电池单元在壳体内为前后平行放置。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的,使用更少的串联,较镍镉9伏电池、镍氢9伏电池相比,它具有更少的串联数量和更高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具有稳定的9伏输出电压,更高倍率的放电能力,更环保、更安全。此电池广泛的应用于电子仪器、仪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它们是本实用新型一种9伏锂离子可充电池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一放置基本电池单元的具有一端敞口的壳体1和一盖设于敞口的上盖2,上盖2上具有正极端子21和负极端子22,该壳体1中装有3只使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活性材料的基本电池单元31、32、33,基本电池单元31、32、33串联,其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与上盖的正极端子21和负极端子22连接。该基本电池单元31、32、33在壳体2内为上、下平行堆叠放置。另外,可以再给以上9V的电池组增加一个PCM保护板,增加保护功能。
再请参阅2,它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基本电池单元31、32、33在壳体2内为左、右平行放置。
再请参阅3,它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基本电池单元31、32、33在壳体2内为前后平行放置。
表1.不同设计9伏电池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朗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朗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齐纳二极管的PCB线路
- 下一篇:电动车蓄电池接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