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版印刷轮刮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9261.4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梅;厉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泓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10 | 分类号: | B41F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8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版印刷 刮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版印刷轮刮刀装置,属于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的辅助装置类。
背景技术
在塑料薄膜印刷中,尤其是凹版印刷过程中,通过刮刀将版轮上多余的油墨刮净,保留有图案位置,通过凹版轮转动将图案的颜色印染到薄膜上,再经过定型后,以达到所需产品。
在塑料薄膜凹版印刷过程中,印刷机完成凹版印刷的过程如下:由放料组依次序送往预热冷却轮组、印刷部、热风干燥组直至卷取组。印刷产品种类一般是由版轮直径加上适当的图案,在这过程中,印刷机版轮轮径尺寸范围仅限于∮240mm~∮500mm,转向如图1所示。因此,当版轮直径超出此范围时尤其是当版轮轮径小于240mm时,原刮刀组的结构产生干涉而不实用了。如何使在轮径范围扩大后,刮刀组还能正常涂刮油墨,是本问题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凹版印刷轮刮刀装置,解决刮刀组件在凹版印刷机中对不同轮径版轮轮的不适用问题。
这种凹版印刷轮刮刀装置,刮刀支轴2、支轴头3、螺杆9、滑筒10、夹头12、连接块13、气缸4、支撑块5、刮刀夹6、刮刀片7、支轴8等组成,其中的支撑块5一端与夹头12连接,另一端与带刮刀片7的刮刀夹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5上设置着一条加长刮刀夹6与夹头12间距离的支撑块延伸板11。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这种凹版印刷轮刮刀装置,通过在原刮刀结构的支撑块上增设一块支撑块延伸板后,不仅可以运用原刮刀结构对规格在∮240mm~∮500mm轮径的凹版印刷轮进行油墨涂刮,而且也可以再加上支撑块延伸板后进行规格在∮240mm以下轮径的凹版印刷轮进行油墨刮涂,显然加大了凹版印刷轮刮刀装置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刮刀支轴3-支轴头4-气缸5-气缸支撑块6-刮刀夹7-刮刀片8-支轴9-螺杆10-滑筒11-支撑块延伸板12-夹头13-连接块14-版轮15-油墨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这种凹版印刷轮刮刀装置,它是对现有同功能凹版印刷轮刮刀装置的一种改进。它由刮刀支轴2、支轴头3、螺杆9、滑筒10、夹头12、连接块13、气缸4、支撑块5、刮刀夹6、刮刀片7、支轴8等组成,其中的支撑块5一端与夹头12连接,另一端与带刮刀片7的刮刀夹6连接。改进之处是在原有的支撑块5上设置着一条加长刮刀夹6与夹头12间距离的支撑块延伸板11。
这种改进后的装置,其刮刀组的结构如下:
印刷版轮直径为∮170~∮500mm,轮面宽度1450mm,刮刀支轴∮50mm,支轴头65mm内孔∮38mm,滑筒∮38mm,螺杆M16×2,支轴∮32mm,刮刀夹长1560mm,夹头孔∮32mm,支撑块延伸板长110mm宽60mm高32mm,支撑块孔∮32mm,连接块∮32.5mm。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支轴头3可绕刮刀支轴2转动,夹头12、连接块13、气缸4可绕支轴8转动,滑筒10可沿螺杆9上下移动。当版轮轮径在∮240mm~∮500mm时,不装支撑块延伸板11。但是当版轮轮径在∮240mm以下时,加装支撑块延伸板11使得刮刀向前延伸能够正常动作,从而使得印刷版轮直径范围扩大,印刷品种范围也随这扩展,达到广泛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泓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泓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控室屏内温度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氙灯老化箱的辐照计及其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