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式自动油水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9000.2 | 申请日: | 200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9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东;王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振东;王玉良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0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自动 油水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污水分离技术,特别是一种封闭式自动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餐饮业、动植物油加工业等的各种类型油水分离器,多为敞开式有动力或无动力隔油池装置,真空式或封闭式油水分离装置等。这些油水分离器大多有其特点:隔油池装置多由开口的带隔板的几个沉淀室组成,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环境不封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投资、运行费用一般;真空式油水分离装置结构复杂,投资、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麻烦。
现有的油水分离设备,包括新近推出的若干专利产品,一种名称为:
“厨房油污水分离设备”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458287Y公开的结构,由开口的带隔板的几个沉淀室组成,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环境不密封,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很难在闹市区域的餐饮业(包括快餐业)实施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封闭式自动油水分离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水分离设备体积大、重量大、耗能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封闭式自动油污水分离器,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一筒形的油水分离仓,该油水分离仓的上部是油脂收集装置和电动搅拌装置,该电动搅拌装置的叶桨伸入油水分离仓之中,下部是污泥沉淀槽,侧面有污水进水管和出水管,该油脂收集装置设有出油管;所述的放油管通过排油管与废油收集桶连接;所述的污泥沉淀槽的下部设有出泥管,该出泥管通过排泥管与污泥收集桶连接。
所述的油脂收集装置设有温控装置和加热毯。
所述的油脂收集装置、废油收集桶和污泥收集桶均设有通气管或口。
所述的油脂收集装置是圆锥形的,放油管位于其圆锥顶部,下部的污泥沉淀槽是漏斗形的,所述的出泥管位于其漏斗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如下:
当含油脂污水从进水口进入油水分离仓时,污水中的油脂在电动搅拌装置的叶桨的搅拌作用下聚集到油水分离仓顶部的油脂收集装置,由油脂出流管排出到油脂收集桶;污水中的污泥等颗粒较重的物质,沉积到油水分离仓底部的污泥沉淀槽,由污泥出流管排出到污泥收集桶;污水经过净化后由中部的出水管排出。尤其是在所述的温控装置和加热毯的作用下,油水分离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封闭式自动油污水分离器采用全自动收集装置,物理分离,封闭式处理,无二次污染,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动力消耗小,油水分离效率好便于实施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封闭式自动油污水分离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污水进水管 2——出水管 3——出油管
4——出泥管 5——油脂收集桶 6——污泥收集桶
7——搅拌装置 8——加热毯 9——温控装置
10——油水分离仓 11——通气管 12——油脂收集装置
13——污泥沉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先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封闭式自动油污水分离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封闭式自动油水分离器,主要由油水分离仓、油脂收集桶和污泥收集桶组成。其具体结构包括:
一圆筒形的油水分离仓10,该油水分离仓10的上部是圆锥形的油脂收集装置12和电动搅拌装置7,该电动搅拌装置7的叶桨伸入油水分离仓10之中,下部是漏斗形的污泥沉淀槽13,侧面有污水进水管1和出水管2,该油脂收集装置12的圆锥顶部设有放油管3;所述的放油管3通过排油管与废油收集桶5连接;所述的污泥沉淀槽13的下部设有出泥管4,该出泥管4通过排泥管与污泥收集桶6连接。所述的油脂收集装置12设有温控装置9和加热毯8。所述的油脂收集装置12、废油收集桶5和污泥收集桶6均设有通气口或管11。
使用时,餐饮业、动植物油加工业等排放的含油污水从进水管1流入油水分离仓10,在搅拌装置7的辅助作用下,污水中的污泥等杂物在锥形污泥沉淀槽13中沉集后,从出泥管4经排泥管进入污泥收集桶6中。油脂进入油脂收集装置12后,油脂由出油管3经排油管进入油脂收集桶5中。污水经净化后由出水管2排出。当外界气温较低时,温度控制器9自动启动加热毯8的保温作用,防止油脂凝聚,以保障油水分离的正常进行。
经试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油水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振东;王玉良,未经朱振东;王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钓箱
- 下一篇:一种竹溶解浆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