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纱线复绕功能的高速扎纱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8939.7 | 申请日: | 2007-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1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秋玲 |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功能 高速 扎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扎纱装置,尤其是一种高速扎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缆的生产技术正向高速度、高品质、低消耗方向发展,而制约光缆生产效率的瓶颈之一是SZ成缆工序,SZ成缆又受制于扎纱装置的转速和储备纱线的长度,现有扎纱装置主要为以下三类:
(一)行星式双纱团扎纱装置,如图1所示,此种扎纱装置由于旋转体转动惯量大,纱线张力由一套导轮装置来调节,起动及仃车时张力变化很大,张力控制精度很差,因此只能低速运行才能勉强维持产品质量。
(二)同心式切向扎纱装置,如图2所示,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转动带驱动空心主轴,套装在空心主轴上的旋转筒和纱团作同心式单向旋转,放出的纱线经过一组导轮变向后绕在缆芯上,缆芯在牵引机的作用下作直线匀速运动,纱线的放出张力由装于旋转筒内部的电磁阻尼器来控制,此种扎纱装置由于同心式旋转,转速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纱线的放纱张力难以设小,且随着纱团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张力控制的不稳定难以保证光缆产品的质量。此类没备也只能在中速范围进行生产。
(三)同心式放纱高速扎纱装置,如图3所示,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刚性机座上装有一台带空心主轴的电动机,纱团装于空心主轴上,由主轴内部组件的弹簧片涨紧固定,纱团在电动机的驱动下作单向旋转运动,纱团放出的纱线经纱线拨线器绕于在空心主轴内作直线匀速运动的缆芯上,纱线拨线器由旋转支架和套装于旋转支架两端的导线管组成,旋转支架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轴上,主轴上设置有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的静铁芯与主轴固定连接并同步旋转,电磁制动器的衔铁与支架固定连接并同步旋转,主轴通过调节设置于电磁制动器静铁芯内线圈的电流来调节静铁芯对衔铁的吸力,从而控制旋转支架的旋转扭距,并以此来控制放出纱线的张力;运动中的缆芯同时将纱线牵引出纱团,绕在缆芯上形成有一定节距的螺旋捆扎层。
上述装置存在的主要不足如下:
1.第(二)、(三)类装置由于采用了同心式放纱结构,操作时必须在断开缆芯的情况下安装纱团,也就是说在每一根光缆在成缆中间过程中不能补充纱团,因此,该装置的光缆生产长度受制约,目前,许多厂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浪费,要求成缆工序尽量做到大长度,再到后道工序切断分盘至出厂要求长度。为此,国外曾研制出采用编织机结构的方式来实现大长度光缆生产,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推广应用,可见提高光缆生产速度和增加长度是国内外设备厂家共同努力的目标。
2.第(三)类装置每次在装卸纱团时都需用工具先拆装飞行器,使用不方便,而且容易破坏飞行器在高速时的动平衡。造成扎纱速度下降。
3.第(三)类装置由于取消了大惯量的旋转筒,因此旋转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此装置控制纱线放出张力的电磁张力阻尼器容易摩擦发热,造成张力控制不稳定甚至不能长期连续工作(专利号200420019791.4对此有详细剖析)。
4.第(三)类装置的纱团在轴上采用弹簧片固定的简易方式,因而纱团不能稳固地装夹在主轴上,高速运行时易滑移造成事故,如为加大安装的稳固性而将纱团内径制作得偏小又会使更换纱团的操作很费力。
综上所述,由于扎纱装置存在的不足,造成单根光缆的生产长度有限,还有不稳定可靠的因素,影响了光缆生产技术高速度、高品质、低消耗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自带纱线复绕装置的高速扎纱机,大幅增加光缆的生产长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改进纱线张力控制结构和纱团夹紧装置,使得设备运行进一步稳定可靠,操作更便捷,提高光缆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带纱线复绕功能的高速扎纱机包括机座、带空心主轴的电动机、纱团夹紧装置、纱线拨线器和电磁制动器,带空心主轴的电动机安装在机座上,电磁制动器包括静铁芯和衔铁,静铁芯与主轴固定连接,衔铁与纱线拨线器固定连接,主轴通过电磁制动器带动纱线拨线器旋转,所述的主轴上设置有两个可对半分拆开的纱团套筒,纱团套筒通过纱团夹紧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主轴上,所述的高速扎纱机还设置有外置大纱团和与远离纱线拨线器的纱团套筒匹配设置的纱线绕线装置。
所述的纱线绕线装置可以包括张力控制器、排线器、摆杆、气缸、驱动电机和传动带,传动带分别与远离纱线拨线器的纱团套筒以及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张力控制器设置于大纱团的出线处,排线器通过摆杆上下可摆动地设置于机座上,气缸的两端分别与机座和摆杆可转动地连接,当气缸活塞伸出时,摆杆在气缸的驱动下向上顶,使排线器上顶与远离纱线拨线器的纱团套筒相匹配处于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