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刀与导杆结合的两用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864.2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碧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碧照 |
主分类号: | B26B25/00 | 分类号: | B26B25/00;B26B29/06;B26B5/00;B26B29/02;D06H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两用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具体地,是关于一种圆刀与导杆结合的两用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圆刀,主要是利用圆刀进行滚动式切割,其组成结构包括一适合手握的形体,还有圆形刀片和切割装置,并搭配板尺或其他特殊造型的切割板进行线性切割或圆形曲线的切割。
但是,一般圆刀刀具在实际操作上只适合于习惯右手者使用,因为操作者使用时需注视刀片切割的情形,以控制切割的方向与力量。如果使用者惯用左手或有特殊使用情形时,容易造成操作上的不便,所以该装置有待改善。
另外,一般使用者在作业过程中,如果要将线与线间隔的布料割开,均需使用剪刀,但操作剪刀不仅无法达到快速的工作效率,而且其切口会造成两侧布料不均匀,影响美观。
再次,一般圆形刀片刀具的使用,其刀片的刃面不易更换,长期使用下容易受损以及断裂,使用者还需另外购买新的刀片,影响经济效益,所以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圆刀设计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圆刀与导杆结合的两用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圆刀与导杆结合的两用刀具,包括主体、主体上所设的把手、主体前端所设的推进刀杆、以及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包括圆刀上盖、圆形刀片、固定刀片齿盘以及U型华司,由螺丝串接后配合螺帽锁紧,并在圆形刀片与固定刀片齿盘中间加设一割布导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刀具,所述主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定位孔,而割布导杆装置上设有突块,且所述突块插入主体左侧或右侧的所述定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刀具,所述固定刀片齿盘上设有卡掣突块,而所述圆刀上盖及圆形刀片内设置有卡掣凹槽,所述固定刀片齿盘上所设的卡掣突块与所述圆刀上盖及圆形刀片内所设的卡掣凹槽啮合,使固定刀片齿盘可360度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圆刀与导杆结合的两用刀具,在圆刀上加装割布导杆装置,使圆刀的运用范围扩大;该割布导杆装置可置于刀体左侧或右侧的设计,令不论左右手使用者均可正确地顺利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刀具不需拆卸刀片也可达到360度任意调整刀片角度,使刀刃不会因长期使用同一切割点而造成变形,延长了圆形刀片使用的寿命,使用上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手割布导杆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手割布导杆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刀片齿盘动作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使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装置割布导杆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未装置割布导杆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10、把手11、推进刀杆12与切割装置,其中,主体10为一适合手握的形态设计,切割装置包括螺丝30、圆刀上盖31、圆形刀片32、固定刀片齿盘33、U型华司34与螺帽35。
如图1所示,为割布导杆的装置方式,将圆形突块22插入主体10上的圆孔15,主体10两侧皆挖有圆孔15,使用者可以左右两侧进行替换。若使用割布导杆进行切割时,割布导杆需要放置于圆形刀片32与固定刀片齿盘33中间。
如图2所示,右手割布导杆20与切割装置可放置于刀体的左侧,使用者用右手操作时可清楚地观察刀片的切割情形与行进方向。
如图3所示,左手割布导杆21与切割装置也可放置于刀体的右侧,令用左手操作的使用者可确认刀片的滚动情形与行进方向。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刀片齿盘动作的示意图。固定刀片齿盘33上的卡掣突块37与圆刀上盖31、圆形刀片32内的卡掣凹槽38、39进行结合,再用螺丝予以串接,并穿过推进刀杆12,最后再与U型华司34和螺帽35锁紧;若要转动固定刀片齿盘33,只需转松螺帽35,通过转动圆刀上盖31带动圆形刀片32,以360度任意改变其切割点位置,此外,固定刀片齿盘33与推进刀杆12的结构上皆有齿间缝隙36,为了相互结合和方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碧照,未经张碧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钻床或钻铣床的工作台或立柱的升降机构
- 下一篇:发泡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