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801.7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民;杨威重;宋恩记;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奔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61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26210Y于2006年10月11目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离心风机电磁炉,属人们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产品。它由一个电磁炉下盖,下盖上端中间安装有线圈盘,线圈盘下端纵向方向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散热器及风轮和风道;下盖的二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下盖在安装散热器的上方侧面上开设有出风口。工作时利用离心风机机构的作用排出机内热量,再通过二侧面的进风口补充空气,实现良性循环的运行。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72151Y于2007年02月21日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炉的散热装置。该装置是将电磁感应线盘通过磁条,固定在铝制平台支架上,铝制平台支架固定在铝制底座内,铝制底座内一端安装有风机,风机旁边安装有功率模块及散热片。并且铝制平台支架为∏型,一头有风道,与其相对应,铝制底座的一头有通风栅路。
上述电磁炉散热系统的散热风道采用开放或半开放式,采用此种风道的缺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风扇的利用率不高;风量不足,导致电磁炉内部主要电器元件散热效果不好,温度普遍偏高,使电磁炉内部工作温度偏高,降低了电磁炉的稳定性和有效使用时间,对电磁炉产品的品质及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风扇利用率高,内部主要电器元件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散热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炉散热系统,包括线圈盘、风道、风扇和主板,其创新点在于,风道为菱形或近似菱形且设有开口,风扇设置在风道内,主板设置在风道的开口方向,线圈盘设置在风扇和主板上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上述风扇最好为轴流式风扇,风道最好为轴流式风道。风道的开口最好正对主板的散热片端。
本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电磁炉散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菱形或近似菱形的风道有效地减小了风量的损耗,使风扇产生的风更多的参与到散热的工作中,使电磁炉工作时的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有显著的降低。与现有技术的电磁加热炉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的电磁炉内部主要电器元件的温度降低了20-40℃,工作温度的降低使得电磁炉内部主要电器元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从而使电磁炉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很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系统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系统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系统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系统的局部剖面图。
其中:1为线圈盘;2为风扇;3为风道;4为主板;5为散热片;C1、C2、C3为电容;L为电感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出的电磁炉散热系统,包括线圈盘1、风道3、风扇2和主板4,本实施例中风扇2为轴流式风扇,风道3为近似菱形的轴流式风道且设有正对主板散热片5端的开口(如图5所示),风扇2设置在风道3内,主板4设置在风道3的开口方向,线圈盘1设置在风扇2和主板4上方。使用本实施例散热系统的电磁加热炉的外壳、面板、电路板和控制面板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
按照电磁加热炉通常的性能指标测定方法测定,与普通电磁加热炉相比,本实施例电磁加热炉内部IGBT(如图5,位于散热片下方)的温度降低了20℃,线圈盘1的温度降低了40℃,电容C1的温度降低了30℃,电容C2的温度降低了30℃,电容C3的温度降低了20℃,电感线圈L的温度降低了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奔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奔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迫同步大型双轴圆振动筛
- 下一篇:配光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