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748.0 | 申请日: | 200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2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蔡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20150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效果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块,其结构包含有依序相迭的反射片、导光板、增光片、与扩散片,导光板包含一出光面以及至少一入光面,与出光面相对之底面通常做为入光面,或可将导光板的侧边做为入光面,并在该入光面设置光源;普遍被使用的侧光式导光板包括楔形、矩形或多边形的平板,光源被设置在该楔形厚的一端,并能往薄的另一端投射光线,或被设置在该矩形或多边形至少一侧端边的入光面,往远离入光面方向投射光线。导光板的底面通常设置有反射片,以将溢出导光板的光线反射回收至导光板内重新整理利用,并防止背光模块漏光。所述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LED)或冷阴极管(CCFL)。光源从导光板一侧往另一侧投射光线时,部分光线会由导光板正面导出,部分光线则会往下传递,碰到反射片后被反射回收至导光板内重新整理。光线在通过导光板底面或出光面的光学结构后被导出导光板,并经过增光片与扩散片之再次整理,使得光线由预定之视角或方向导出,以呈现良好的光辉度与均匀度。
传统上采用LED做为光源的背光模块,均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而选择采用一种光源;通常不是采用白光LED,便是采用由红色、绿色及蓝色三原色(RED、GREEN、BLUE,简称“RGB”)所混光形成的RGB发光二极管。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的色彩饱和度虽然较低,但成本也较低,且耗电量也较低,因而适合于对色彩饱和度要求不高且较低价的产品。反之,RGB LED的色彩饱和度较高,但较为耗电,成本也较高,因而适合于对色彩饱和度要求较高且价格较高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具有液晶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所包含的功能愈来愈多,但某些功能所要求的色彩显示饱和度并不需要太高,而有些功能对于色彩饱和度则有较高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变化不同色彩饱和度与耗电率的背光模块,使其适合于应用在具备多功能显示效果的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在一具有多端边的导光板的第一端边设置至少一单色光源与至少一混色光源,且该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均能沿着该导光板往其它端边的方向投射光线,使用者可以利用电路的控制来选择其中之一单色光源或混色光源投射光线,或令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同时投射光线,藉以兼顾省电效能与色彩饱和度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背光模块中的导光板可依实质亮度的需要而选择设置一组或多组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采用白光LED与RGB LED做为所述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所述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设于导光板的位置具有一适当角度,藉以在投射光线时能含覆盖光板的大部分面积。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有混光效果的背光模块,使用者可以利用电路的控制来选择其中之一的单色光源或混色光源投射光线,或令单色光源与混色光源同时投射光线,藉以兼顾省电效能与色彩饱和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1A为图1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二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三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四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五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六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七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块第八实施例前视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导光板
2......混色光源
3......单色光源
4......导电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蔬菜苋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 下一篇:除草剂用农溶复合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