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介入治疗的导引导丝扭转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371.9 | 申请日: | 200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栋科;李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4 | 分类号: | A61F2/84;A61M2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协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鸿亮 |
地址: | 20180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介入 治疗 导引 扭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中辅助导引导丝转向的导引导丝扭转器。
背景技术
导引导丝是现代介入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导引导丝的作用在于引导并支持导管通过皮下组织、动脉壁等软组织,经穿刺孔进入血管,引导导管通过迂曲、硬化的血管,选择性或超选择进入检查的血管分支。导引导丝有一定的韧度和弹性,它的头端多为弯头,以方便引导导管进入不同的血管分支。导引导丝头端是柔软的,可减少导管对血管的损伤。导引导丝的表面涂有Teflon或肝素-Teflon,目的是增加导丝光滑度,减少摩擦系数和减少血栓形成,因此,当扭转导丝进入特定血管时,常常因为导丝表面特别光滑,手套与导丝之间缺少足够摩擦力,使导丝转向不能成功。目前的导引导丝扭转器抓捕固定部位不够好,应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固定导引导丝且手握部位舒适的导引导丝扭转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导引导丝扭转器,包括树脂的上套、下套和金属的夹子,其中,上述上套和下套均为空心圆柱形,上述夹子是由四片黄铜弹片组成的中间带小孔的夹持件,它位于上套和下套之间,上述小孔与上下套内的空腔连通。
上述的上套和下套通过螺纹连接,上述上套上设有凸出的平行于套体轴线的条纹。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导丝扭转器手握部位舒适,固定导引导丝非常牢固,使导引导丝转向非常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介入治疗的导引导丝扭转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导引导丝扭转器,包括树脂材料的上套1、下套3和金属的夹子2,其中,上述上套1和下套3均为空心圆柱形,上述夹子2是由四片黄铜弹片组成的中间带微细小孔的夹持件,它位于上套1和下套3之间,上述小孔与上下套内的空腔连通。
上述的上套1和下套3通过螺纹连接,上述上套3上设有凸出的平行于套体轴线的条纹。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有关本技术领域的设计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而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畴之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3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显示器
- 下一篇:在用户终端上显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