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969.6 | 申请日: | 200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8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孔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通用机械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F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陈颖洁 |
地址: | 20043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试验装置,具体涉及该阀门试验装置的管路连接。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阀门试验装置只能检验阀门的强度和密封性能要求,结构比较简单,试验性能比较单一,不具备对阀门流量,流阻测试,寿命试验和对减压阀的震动,噪音测试等,使得阀门测试装置的实用性、精确率大为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阀门技术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流量测试的阀门试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阀门试验装置,包括与进水端连接的进水模块,进水模块连接的被测阀门安装模块,被测阀门设置在该被测阀门安装模块中,其特征在于在被测阀门安装模块的输出端与流量寿命测试模块连接,流量寿命测试模块中设有电磁流量计,流量寿命测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动调节阀的输出端与回水端连接。其中进水模块包括与进水端连接的单级泵,单级泵与第一手动球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手动球阀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球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动球阀的输出端与压力表的输入端连接,压力表的输入端与第二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动调节阀的输出端与被测阀门安装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手动球阀的输出端还与自动回流阀的一端连接,多级泵与自动回流阀的另一端连接,自动回流阀的第三端与回水端连接。其中被测阀门安装模块包括与进水模块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手动球阀,第二手动球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被测阀门的输入端连接,被测阀门的输出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手动球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手动球阀的输出端与流量寿命测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流量寿命测试模块包括与被测阀门安装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的输出端与第四手动球阀的输入端连接,第四手动球阀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被测阀门安装模块的输出端还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五手动球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五手动球阀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电磁流量计的输入端还与安全阀的输入端连接,安全阀的输出端与回水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被测阀门安装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了流量寿命测试模块,设置有电磁流量计,对被测阀门出口端的流量进行测试,流量计的安装克服了阀门流量测量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减压阀,对于流量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可提供实测数据,有利于设计的改进,可大大提高节能效果。同时在回水端设置第一电动调节阀,对系统中的高压水流进行调节,避免产生水锤现象,放置设备受损。并且在被测阀门安装模块中,在被测阀门的进出口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测试阀门的进出口压力,流阻,经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被测阀门进行压力和流阻提供实测数据。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阀门试验装置,包括与进水端连接的进水模块1,与进水模块1连接的被测阀门安装模块2,被测阀门设置在该被测阀门安装模块2中,其特征在于在被测阀门安装模块2的输出端与流量寿命测试模块3连接,流量寿命测试模块3中设有电磁流量计6,流量寿命测试模块3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调节阀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动调节阀4的输出端与回水端5连接。第一电动调节阀4调节回水压力,选用最佳的回水角度。
其中进水模块1包括与进水端连接的单级泵7,单级泵7与第一手动球阀8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手动球阀8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球阀9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动球阀9的输出端与压力表10的输入端连接,压力表10的输入端与第二电动调节阀1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动调节阀11的输出端与被测阀门安装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手动球阀8的输出端还与自动回流阀12的一端连接,多级泵13与自动回流阀12的另一端连接,自动回流阀12的第三端与回水端5连接。有了自动回流阀12后,多级泵就不必开开停停,不需要进水时,水流就可以通过自动回流阀12从回水端流出。第二电动调节阀11可调节被测阀门的测试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通用机械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通用机械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评估光盘及光驱之间的兼容性的光盘存取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