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橡胶减振垫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615.1 | 申请日: | 200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庄国华;张丁盛;李湘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3/12 | 分类号: | F16F3/12;E01B9/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橡胶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在城轨铁路的路轨下的金属橡胶减振垫板。
背景技术
目前城轨铁路的路轨下的垫板,均采用纯橡胶制品。由于路轨的变形要求小,因此要求橡胶的硬度较高,一般在邵氏70度以上,这样产品的动静比就高,隔振系统固有频率也高。为了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一个方法是在橡胶的胶种和配方上作改进,另一方法是在橡胶垫板上开孔或开槽,以改变橡胶垫板的受力状态,使橡胶受剪力以代替受压力,减小产品的动静比。但由于产品的刚度不能改变,致使这二种努力的效果有限,使目前产品的动静比最低在1.8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在现有的橡胶垫板内镶嵌金属弹簧的金属橡胶减振垫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金属橡胶减振垫板,包括橡胶垫板本体,其特点是,在橡胶垫板本体的内部镶嵌有至少一金属弹簧。
上述金属橡胶减振垫板,其中,所述的橡胶垫板本体的中央设有至少一恰可容纳所述金属弹簧的槽孔,所述的金属弹簧镶嵌在各自所对应的所述槽孔内;所述位于金属弹簧上方和下方的槽孔孔口和孔底分别嵌设有一层封闭橡胶层;所述各封闭橡胶层的外表面与橡胶垫板本体的外表面平齐,连为一体;所述各封闭橡胶层的内表面与金属弹簧的外表面接触。
上述金属橡胶减振垫板,其中,所述的金属弹簧为碟形弹簧或环形弹簧。
上述金属橡胶减振垫板,其中,所述的金属弹簧设置在橡胶垫板本体的中心位置。
上述金属橡胶减振垫板,其中,所述的金属弹簧等距离分布在橡胶垫板本体内。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将动静比约为1(即为线性的)的金属弹簧与橡胶组合成一体,这样金属弹簧承担了部分重量,使橡胶承担重量减小,橡胶垫板的硬度下降,整个垫板的动静比减小,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提高了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橡胶减振垫板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金属橡胶减振垫板,包括橡胶垫板本体1,在橡胶垫板本体的内部镶嵌有至少一金属弹簧2,可以为一个金属弹簧设置在橡胶垫板本体的中心位置,也可为将多个金属弹簧等距离分布在橡胶垫板本体的内部。所述的金属弹簧为碟形弹簧或环形弹簧。本实施例采用碟形弹簧。本实施例的结构是:在所述的橡胶垫板本体内沿中轴线对称设有两个恰可容纳所述金属弹簧的槽孔,两个金属弹簧2分别镶嵌在各自所对应的所述槽孔内。在位于金属弹簧上方和下方的槽孔孔口和孔底分别嵌设有一层封闭橡胶层11、12,各封闭橡胶层的外表面与橡胶垫板本体的外表面平齐,并与橡胶垫板本体的外表面连为一体,所述各封闭橡胶层的内表面与金属弹簧的外表面接触。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采取硫化的方法,在橡胶垫板本体中放置一个、或对称放置两个、或等距离分布数个金属弹簧,并使之与橡胶垫板本体硫化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该金属橡胶减振垫板的上方还铺设有一层铁垫板,当列车驶过时,在上部铁垫板作用下,由于本实用金属橡胶减振垫板内设置有金属弹簧,因此垫板的变形是一致的,且能满足设计对铁轨变形的允许值。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金属弹簧与橡胶垫板组合为新型垫板,与原有橡胶垫板相比,其接口尺寸不变,高度不变,外形不变,方便与其它型号垫板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翻的船
- 下一篇:高功率LED光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