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栏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370.2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2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钟旻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旻儒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惠敏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栏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栏杆。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以木质材料制成的栏杆1,为了达到美化整体造型的目的,是包含有一支截面呈矩形且固定在地板上的底杆段101、一支固定在扶手底部的锥杆段102及一个衔接在该底杆段101与锥杆段102间的造型段103,该底杆段101末端凸设有一支榫柱104,且利用该栏杆1各部位不同的造型,可搭配出典雅、亮丽的造型。
虽然,这种栏杆1已普遍被应用,但是现有的栏杆1整支都是以木质材料构成,且当欲制作栏杆时,是以木工车床车削出所要的造型,所以会耗费较多的木材,也会产生较多的废料,不但浪费日益锐减的森林资源,_且会对环境产生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减少木料使用量且具有木料质感及强度的环保栏杆。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栏杆,包含一支第一杆件及一支与该第一杆件固接的第二杆件,该第一杆件是以木质材料制成长杆状,并具有一个设于其中一端的嵌接部。该第二杆件是沿一个长方向与该第一杆件固接,且以含有木粉的塑料材质制成长杆状,并具有一个与该嵌接部呈凹凸互补且互相嵌套的套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该第二杆件以含有木粉的塑料材质制成,不但可减少木料的使用,还可善用木材加工剩余的废料,可达到善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木质栏杆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环保栏杆,包含一支第一杆件10、一支与该第一杆件10固接的第二杆件20及一层涂布在该第一杆件10及第二杆件20外周面上的涂料层30。
该第一杆件10是以木质材料制成长杆状,且可以原木或由多数片板材固接成柱状后再于表面贴皮制成,并具有一支截面呈方形且沿一个长方向X延伸的方柱部11、一个设于该方柱部11其中一端的第一端面12、一个由该第一端面12沿长方向X朝外凸出的凸环部13、一个由该凸环部13内部朝该方柱部11延伸的嵌接部14及一个沿该长方向X与该嵌接部14相反设置的榫柱15。该嵌接部14是呈单向开放的柱孔状。
该第二杆件20是沿长方向X与该第一杆件10固接,且以含有木粉40的聚乙烯(PE)塑料材质制成长杆状,且该第二杆件20中所含的木粉40呈均匀分布状,木粉40为木料加工时所产生的废料,且木粉40掺在塑料材质中,具有增加硬度的功效。该第二杆件20具有一支概呈圆锥杆状的锥杆部21、一个沿该长方向X连结在该锥杆部21一侧的造型段22、一个沿长方向连结在该造型段22一侧的套接部23及一个环设在该套接部23外部的环沟24。该造型段22具有一个与该第一端面12相对的第二端面221,且该环沟24是由该第二端面221朝该造型段22内部凹设,可供该凸环部13嵌入,该套接部23是呈销杆状且可与该嵌接部14互相嵌套。
另外一种作法,该第二杆件20是以含有木粉40的聚乙烯(PE)塑料发泡材质且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具体来说是在聚乙烯(PE)塑料原料中加入适量的发泡剂,使木粉40均匀分布在聚乙烯(PE)塑料发泡材质中,具有减轻重量的功效。
本实施例的涂料层30是以聚氨基甲酸酯(PU)涂料构成。
再如图3所示,当欲组装时,只需要将该第二杆件20的套接部23穿设在该第一杆件10的嵌接部14中,且使得该凸环部13也可伸设到该环沟24中,并利用该套接部23与嵌接部14嵌接、该凸环部13与环沟24嵌接,可产生双套接结构,且可强化该第一、二杆件10、20套接处的结构强度。
当第一、二杆件10、20沿长方向X组配完成后,再于该第一、二杆件10、20外周面依序上一道底漆及一道面漆以构成该涂料层30。则整体栏杆的质感、强度与以往整支都以木料构成的栏杆并无差异。
且如图4所示,栏杆设有榫柱15的一端可埋设在一个地板100中,而锥杆部21的末端则可嵌入一支扶手200中,且安装定位后,嵌接部14与套接部23就无脱离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旻儒,未经钟旻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