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流量电液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301.1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刘琦;陈红辉;刘德均;邓真全;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D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特别是一种用于调节液力偶合器的进排油量及其它工作油系统的大流量电液控制阀,属于能源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控制阀的品种很多,这些控制阀大多都根据某个部件设计的,或者是根据市场现有产品组装配而成的,其响应速度慢、流量小、寿命短。作为液力偶合器的工作油,其特点就是流量大、压力低,充油量的变化又比较频繁,而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繁、流量大、寿命长及动作可靠为一体的大流量控制阀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现有的液力偶合器控制是通过伺服电机或电液伺服系统来实现的,其结构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二位三通阀和液控主阀组合的大流量电液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高速二位三通阀和液控主阀,液控主阀包括油路块、油缸和主阀,其中高速二位三通阀具有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的特点,起先导阀的作用,用于控制液控主阀;液控主阀起放大的作用,用来调节液力偶合器的进排油量;油路块是一长方体金属块,其内部加工有工作油、泄油和控制油的3个通道孔。油缸包括缸盖、缸体、活塞和活塞杆;主阀包括阀体、阀头、阀座、复位弹簧和阀盖。高速二位三通阀置于油路块上方并与油路块螺纹连接,油路块固定在缸盖上,活塞和活塞杆安装在缸体内,在缸体的底部开有泄油孔,缸盖上开有油孔。高速二位三通阀的输入端通过油路块内的工作油通道孔与油泵的出口相连,高速二位三通阀的泄油口通过油路块内的泄油通道孔与油池相通,高速二位三通阀的输出端通过油路块内的控制油通道孔及缸盖上的油孔与活塞上腔相通,油缸泄油孔与油池相通。主阀位于油缸下面,阀头、阀座、弹簧均安装在阀体内,阀座与阀体固定连接,阀头的一端与弹簧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端部连接,弹簧另一端定位在阀盖上。在阀体上开有出油口和进油口。
大流量电液控制阀工作时,压力油从主阀进油口进入主阀,在初始状态下,阀头在弹簧和压力油的作用下贴紧阀座,液控主阀此时处于关闭状态;当高速二位三通阀接到高电平信号时,来自油泵的压力油通过油路块内的工作油通道孔到达高速二位三通阀的进口,经高速二位三通阀的出口和油路块内的控制油通道孔到达活塞上腔,活塞下腔的工作油则通过泄油孔通向油池,活塞、活塞杆及阀头在压力油的作用下下移,使阀头脱离阀座,液控主阀导通;当高速二位三通阀接到低电平信号时,活塞上腔的工作油通过油路块内的控制油通道孔,经高速二位三通阀的输出端和泄油口通向油池,阀头、活塞杆、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移,使阀头贴紧阀座,液控主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高速二位三通阀控制油缸活塞动作来控制液控主阀的开闭,从而调节液力偶合器的进排油量,该阀的动作寿命在1000万次以上,通径在25~75mm之间,响应时间小于0.5秒。其结构非常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维修保养,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其它工作油系统的控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液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液控制阀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高速两位三通阀,2-油路块,3-油缸,4-主阀,5-缸盖,6-缸体,7-活塞,8-活塞杆,9-阀体,10-阀头,11-阀座,12-复位弹簧,13-阀盖,14-进油口,15-出油口,16-泄油孔,17-油孔,18-液控主阀,19-油泵,20-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吸氧输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流驱动式真空荧光显示屏灯丝点亮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