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扶手调节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7247.0 | 申请日: | 2007-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3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梁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铧友 |
| 主分类号: | A47C7/54 | 分类号: | A47C7/54;A47C1/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226006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扶手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机构,一种能多方向、多角度调节座椅扶手至恰当位置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脑的普及使用,人们对座椅扶手(特别是办公椅扶手、学习用椅扶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此在座椅的扶手中设置了能调节座椅扶手高度、延伸度、角度的调节器,通过调节器的调节来适应人们的使用所需。
传统的座椅扶手调节器的功能是,对座椅扶手实施一维调节,即只能实施高度调节、或实施延伸度调节、或实施角度调节中的一种调节。
另外,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某些座椅扶手调节器虽然可以完成多维调节,但是需要多次叠加多个一维调节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是:
1.由于这种座椅扶手调节器是采用多次叠加一维调节器的方式实现扶手多维调节,由此使得扶手调节器的零件多、功能重复件多、控制钮多、结构复杂,不仅原材料及劳动力浪费、生产成本高,操作繁难也给使用者带来使用不便;
2.由于这种座椅扶手调节器的零件多结构复杂,因此使得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过多的零部件和复杂的加工工艺容易出现生产的质量问题;
3.由于这种座椅扶手调节器采用叠加多个一维调节器实现扶手多维调节,各个一维调节器质量都能决定整体的质量,由此给质量控制增加难度,且叠加多个一维调节器需要过多的连接容易出现使用的安全隐患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它既能多方位调节座椅扶手至使用者所需的恰当位置,又具有结构紧凑、调节安全可靠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其特点是包括:一固定件,其上端竖向形成有的升降限制通孔;一升降件,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其中部件壁上形成有贯穿的升降控制通孔,且在上端横向形成有移动限制通孔;一移动件,可移动地卡设在所述升降件上,其上形成有铰接孔和移旋控制通孔;一旋转件,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移动件上,其上形成有旋转限制通孔和铰接翻口;一升降控制栓,依次穿入所述升降控制通孔和升降限制通孔;一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升降控制栓上;一栓套,穿过所述升降控制通孔套设在所述升降控制栓上;以及一移旋控制旋钮,分别套设在所述移动限制通孔、移旋控制通孔和旋转限制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还包括:一垫圈,套设于所述升降控制栓上,且其中一侧平面被所述复位弹簧压触,而另一侧平面与所述固定件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还包括:一固定销,穿入且固接所述栓套和升降控制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还包括:一挡圈,设置于所述旋转件外侧并套卡在所述移旋控制旋钮末段上的卡槽内而与所述移旋控制旋钮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升降限制通孔、移动限制通孔和旋转限制通孔皆呈波浪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移旋控制旋钮套入所述移动限制通孔部分的最大外径是大于所述移动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径,且所述移旋控制旋钮的最小外径是小于所述移动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移旋控制旋钮套入所述旋转限制通孔部分的最大外径是大于所述旋转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径,且所述移旋控制旋钮的最小外径是小于所述旋转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栓套的高度是大于其所穿过的所述升降件壁上的升降控制通孔外端面至升降限制通孔端面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升降控制栓与栓套固接后所述升降控制栓的轴向可移动距离是大于所述升降限制通孔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调节机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升降件套设在固定件上且在固定件上移动,移动件卡设在升降件上且可在升降件上移动,旋转件铰接在移动件上且可在移动件上转动,因此,当使用者按压升降控制栓就可以移动升降件实施高度调节,当使用者转动移旋控制旋钮就可以伸缩移动件实施延伸度调节,当使用者移动旋转件可以实施角度调节,直至使用者所需的恰当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能对座椅的扶手分别或同时进行高度、延伸度和角度的三维调节,非常方便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铧友,未经梁铧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