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变径套管胀压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6976.4 | 申请日: | 2007-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9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勇 |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013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套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水井套管胀压设备,尤其是一种液压变径套管胀压设备,属于解决油田套管变形技术。
背景技术
油气水井井下套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腐蚀,地壳运动等原因,常会造成套管变形,磨损,通径变小,使油水井无法工作。目前套管整形主要采取的技术是:梨形器整形,磨铣,爆炸整形。梨形器整形技术是用管柱将梨形器下到套管变形处,用撞击方式将套管胀开,它存在的缺陷是由于弹形变形,使胀开的套管反弹,套管内径小于标准通径。磨铣技术是对变形套管进行磨削或铣削,会对套管造成伤害。上述技术存在的共同缺陷是起下管柱,使工人劳动强度大。爆炸整形是将炸药下到套管变形处,点燃炸药,炸开变形套管,它会对套管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在专利号200610023757.8公开了一种液压变径套管胀压方法及其设备,利用液压变化实现变径的胀压头,置于套管变形或待补贴处,使胀压头进行膨胀、收缩的动作,实现胀压后的套管内径不小于标准通径。该设备由井下胀压装置、提供液压变化的液压泵、接在液压泵上输送液体的耐压管和运送胀压装置的传送机构组成,井下胀压装置被一根钢丝绳直接下入到套管变形或待补贴处,自下而上依序由变径胀压头、双向液压缸、套管锚连接在一起组成,其中,一根耐压管连接套管锚,双向液压缸连接了二根分别对胀压头起到推动和拉回作用的耐压管,当井下胀压装置下入到套管变形或套管待补贴部位时,动力液使套管锚固定在套管上,双向液压缸在动力液的作用下推动变径胀压头变形,胀开变形套管或补贴管。当用此装置修复井深大于1000米的井内的套管时,耐压管易破损,使维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胀压头的膨胀,使套管变径部份快速恢复原状的液压变径套管胀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液压变径套管胀压设备,包括由井下胀压装置、提供液压变化的液压泵和接在液压泵上输送液体的耐压管组成,其中,所述的井下胀压装置被油管直接下入到套管变形或待补贴处,自下而上依序由变径胀压头、增压缸、套管锚连接在一起组成,其中,控制套管锚锚固且对胀压头起到推动和拉回作用的油管与套管锚连接后再与增压缸连接,油管上设有泄油器,泄油器的作用是保证当拉回井下胀压装置时可保证油不会外泄而污染环境;当井下胀压装置下入到套管变形或套管待补贴部位时,动力液使套管锚锚固在套管上,增压缸在动力液的作用下推动变径胀压头变径,胀开变形套管或补贴管。实现快速修复的目的。
油管上设有安全接头,在紧急情况下能保证上方油管先被卸下。
变径胀压头有锥形头部的外壳,外壳外径等于标准通径,在中心部位自下而上排列有钢球、钢球间有垫块,钢球环列均布在钢球的K向侧前方并被限位于径向圆柱孔内,当变形套管或补贴管阻挡胀压头前进时,K向推力使钢球推动钢球沿径向圆柱孔向离心方向运动,钢球伸出外壳直接胀压变形套管或补贴管处,当套管或补贴管经胀压后能顺利通过胀压头外壳时,钢球缩回外壳内。
钢球是均布有若干个斜面或渐开曲面的圆柱体。
所述圆柱体与垫块为一个整体。
井下胀压装置中的变径胀压头与增压缸之间,有小于直角的自由摆动,在遇到套管弯曲时自动找通道。
为了保证胀压头在套管内通行顺畅,变径胀压头外壳外径大于井下胀压装置中的其它部分的外径,其长度大于增压缸与套管锚之和。
为了胀压装置结构稳固,增压缸与套管锚无摆动连接,如螺旋连接等连接方法。
所述的变径胀压头有锥形头部的外壳,外壳外径等于标准通径,锥形头部上方有压缩弹簧,在其中心部位均布有若干个环状斜面或球面或曲面的圆柱体,圆柱体与牵引绳连接为一体,钢球环列均布在圆柱体的K向侧前方并被限位于径向圆柱孔内,当补贴管阻挡胀压头前进时,拉力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圆柱体的环状斜面或球面或曲面推动钢球沿径向圆柱孔向离心方向运动,钢球伸出外壳直接胀压补贴套管处,当补贴管经胀压后能顺利通过胀压头外壳时,压缩弹簧复位,钢球缩回外壳内。
为了使胀压头在套管内通行时顺畅,所述胀压头的锥形头部嵌装有减小摩擦用的小球,该小球设有多数个。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利用通过液压变化实现变径胀压头的膨胀、收缩动作,胀压后的套管内径不小于标准通径。因无需连同管柱一起下井,使修井工期减少很多,劳动强度低;同时,对套管无损坏。实现胀压后的套管内径不小于标准通径,修井工期短,操作方便安全,对变形套管损害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勇,未经李孝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票据装订机用光电予定位装置
- 下一篇:注水井捞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