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蓝色激光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6736.4 | 申请日: | 2007-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8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王宪涛;王利;朱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H01S3/0941;H01S3/08;H01S3/042;H01S5/024;H01S3/109;H01S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蓝色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特别是一种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腔内倍频的蓝色激光器。
背景技术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全固态固体激光器由于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和性能稳定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国际上竞相研究开发的热点。蓝色激光器在光存储、数字视频技术、光谱技术、激光医疗、激光演示和激光多媒体技术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蓝色激光器还可以和红色、绿色激光器构成三元色激光光源。
为了得到蓝色激光,不少专利涉及制作蓝色激光器的方法,例如ZL200410039213.1,CN02118767.3,CN02117365.6,CN02117362.1,CN02118770.3,CN02118769.X。
ZL200410039213.1侧重于描述端面泵浦的直腔结构以及复合棒技术来获得蓝色激光;CN02118767.3中侧重于描述的是自倍频激光介质材料掺钕硼酸钆铝;CN02117362.1和CN02117365.6主要涉及同时产生红绿蓝三基色的技术,激光稳定性较差,且转换效率也较难提高;CN02118770.3和CN02118769.X侧重于描述的是自倍频材料的激光结构,转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蓝色激光器,提高激光器输出蓝色激光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总的思路下,包括两种相近的结构设计,但不可相互取代。
第一种蓝色激光器的结构:
一种蓝色激光器,包括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沿该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所发出的光束前进方向依次设有光学耦合系统、入射腔镜、激光介质、倍频晶体和出射腔镜。
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固定于第一热沉上,该第一热沉上还固定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激光介质固定于第二热沉上,所述的倍频晶体固定于第三热沉上,第一热沉、第二热沉和第三热沉置于一导热板上,该导热板紧贴一制冷片的冷端,制冷片的热端紧贴于一散热片上,所述导热板与散热片之间绕制冷片的四周设有一层绝热体,所述的制冷片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一温度控制器上。三个热沉、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制冷片、导热板和散热片构成一个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和稳定整个激光系统的工作温度。
所述的入射腔镜的出射腔面上的第一膜层和出射腔镜入射腔面上的第二膜层之间构成谐振腔,第一膜层对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所发出的泵浦光增透,对输出波长的基频光和倍频光高反射;第二膜层对基频光高反射,对倍频光增透;所述的第一增透膜、第二增透膜、第三增透膜、第四增透膜对输出波长的基频光和倍频光增透,所述的第五增透膜对输出波长的倍频光增透。
第二种蓝色激光器的结构设计:
一种蓝色激光器,包括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沿该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所发出的光束前进方向依次设有光学耦合系统、激光介质、倍频晶体和出射腔镜;
所述的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固定于第一热沉上,该第一热沉上还固定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激光介质置于第二热沉上,所述的倍频晶体置于第三热沉上。第一热沉、第二热沉和第三热沉置于一导热板上,该导热板紧贴一制冷片的冷端,制冷片的热端紧贴于一散热片上,所述导热板与散热片之间绕制冷片的四周设有一层绝热体,所述的制冷片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一温度控制器上。三个热沉、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制冷片、导热板和散热片构成一个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和稳定整个激光系统的工作温度。
所述的激光介质的入射端面上镀有第三膜层,激光介质的出射端面上镀有第五膜层;倍频晶体的入射端面镀有第六膜层,倍频晶体的出射端面镀有第六增透膜;出射腔镜的入射端面镀有第四膜层,出射腔镜的出射端面镀有第七增透膜。
第二种蓝色激光器的结构中,对于镀膜要求又有三种方案:
一种情况是所述的第三膜层和第四膜层之间构成谐振腔,第三膜层对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所发出的泵浦光增透,对输出波长的基频光和倍频光高反射;第四膜层对基频光高反射,对倍频光增透;所述的第五膜层、第六膜层和第六增透膜对输出波长的基频光和倍频光增透,所述的第七增透膜对输出波长的倍频光增透。
另外一种情况是所述的第三膜层和第四膜层之间构成谐振腔,第三膜层对所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源所发出的泵浦光增透,对输出波长的倍频光高反射;第四膜层对输出波长的基频光高反射,对倍频光增透;所述的第五膜层对输出波长的基频光增透,对其倍频光高反射,所述的第六膜层和第六增透膜对输出波长的基频光和倍频光增透,所述的第七增透膜对输出波长的倍频光增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显示屏媒体播放器
- 下一篇:新型煤气灶





